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0-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文献来源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中央银行之兴衰发展阶段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中央银行之初步发展期(1928-1937)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中央银行之职能完备期(1937-1945)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中央银行之衰落期(1945-1949)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宋子文阶段:中央银行之地位巩固期 | 第26-46页 |
第一节 宋子文出任央行总裁之背景概述 | 第26-33页 |
一、宋子文之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第26-28页 |
二、宋子文早期创办中央银行之实践活动 | 第28-30页 |
三、宋子文与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之诞生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宋子文主政下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初步发展 | 第33-38页 |
一、巩固中央银行钞票信用 | 第33-35页 |
二、初步代理国库 | 第35-36页 |
三、确立中央银行之特权地位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宋子文任内中央银行发展之局限 | 第38-46页 |
一、分散发行趋势下中央银行无法集中货币发行权 | 第38-40页 |
二、政府控制下过度为财政服务 | 第40-42页 |
三、对金融市场影响能力的严重不足 | 第42-46页 |
第三章 孔祥熙阶段:中央银行之职能逐步完备期 | 第46-70页 |
第一节 由孔代宋:新任总裁孔祥熙上台 | 第46-50页 |
一、孔祥熙担任央行总裁之背景概述 | 第46-48页 |
二、蒋介石对宋子文、孔祥熙之取舍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孔祥熙主导下的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 第50-65页 |
一、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央银行之发展 | 第51-59页 |
二、抗战期间中央银行之发展 | 第59-65页 |
第三节 孔祥熙遭遇蒋介石之信任危机而下台 | 第65-70页 |
一、孔祥熙四面楚歌 | 第66页 |
二、美金公债案遭遇蒋介石之信任危机 | 第66-70页 |
第四章 宋子文、孔祥熙任内中央银行发展之评析 | 第70-92页 |
第一节 宋、孔二人对中央银行的发展贡献之差异评析 | 第70-79页 |
一、宋子文对中央银行创建及发展之开拓性贡献 | 第71-75页 |
二、孔祥熙对中央银行职能完善之承接性贡献 | 第75-79页 |
第二节 宋、孔主政下中央银行理论建设与实际成效之偏差 | 第79-92页 |
一、宋、孔主政下中央银行职能建设呈失衡状态 | 第80-82页 |
二、宋、孔时期中央银行与财政结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 第82-85页 |
三、宋、孔主政下中央银行无相对独立地位 | 第85-92页 |
结语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