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9页 |
1 乳腺增生症的认识 | 第11-12页 |
1.1 概念及命名 | 第11页 |
1.2 诊断 | 第11-12页 |
1.3 对患者的影响 | 第12页 |
2 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 第12-13页 |
2.1 非甾体类抗炎药 | 第12-13页 |
2.2 激素调节类药物 | 第13页 |
3 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和治疗 | 第13-16页 |
3.1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3.2 辨证论治 | 第14页 |
3.3 中医外治法 | 第14-16页 |
4 仙胡丁桂巴布剂概述 | 第16-17页 |
4.1 方解 | 第16页 |
4.2 巴布剂的特点 | 第16-17页 |
5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5.1 动物造模方式 | 第17页 |
5.2 检测评估指标 | 第17-18页 |
6. 前期研究基础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9-3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1.2 药物及试剂 | 第1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1.4 试剂配制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20页 |
2.2 检测方法 | 第20-24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2页 |
3.1 对大鼠一般状态及乳腺形态的变化 | 第24-25页 |
3.2 对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对大鼠血液SOD、MDA的影响 | 第26页 |
3.4 对大鼠乳腺组织TGF-β、VEGF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6-30页 |
3.5 对大鼠乳腺组织Akt、m-TOR表达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32-37页 |
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32-33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2.1 大鼠一般状态及HE染色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2.2 氧化应激相关结果分析 | 第34页 |
2.3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4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 本次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37-39页 |
1 结论 | 第37页 |
2 不足与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