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倾斜旋喷桩技术 | 第10-12页 |
1.3 倾斜旋喷桩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宝中线K329~330段工程概况及病害机理 | 第14-18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4-16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4页 |
2.1.2 地层岩性 | 第14-15页 |
2.1.3 水文气象条件 | 第15-16页 |
2.2 病害的原因分析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宝中线K329~K330段病害分析 | 第18-26页 |
3.1 MIDAS/GTS/NX软件介绍 | 第18页 |
3.2 灌溉入渗模拟分析 | 第18-22页 |
3.2.1 模型的建立 | 第18-21页 |
3.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3.3 病害产生阶段分析 | 第22-25页 |
3.3.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22-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倾斜旋喷桩复合地基竖向位移的敏感性分析 | 第26-42页 |
4.1 旋喷桩设计 | 第26-27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28-40页 |
4.3.1 未加固的原状地基计算结果 | 第28-30页 |
4.3.2 设计参数分析 | 第30-37页 |
4.3.3 布置形式分析 | 第37-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倾斜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2-53页 |
5.1 路基动荷载的模拟 | 第42-43页 |
5.1.1 动荷载模拟方法 | 第42-43页 |
5.1.2 既有线动荷载的模拟 | 第43页 |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5.3 材料模型及参数 | 第44-45页 |
5.4 倾斜旋喷桩复合路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5-52页 |
5.4.1 倾斜角的影响 | 第45-47页 |
5.4.2 桩长的影响 | 第47-49页 |
5.4.3 桩间距的影响 | 第49-51页 |
5.4.4 桩径的影响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倾斜旋喷桩在宝中线软基病害段的应用 | 第53-63页 |
6.1 加固方案确定 | 第53-55页 |
6.2 加固效果评价 | 第55-62页 |
6.2.1 地基承载力 | 第56-59页 |
6.2.2 地基沉降计算 | 第59-61页 |
6.2.3 地基表层动位移 | 第61-6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7.1 结论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