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1 养老保险 | 第12页 |
2.2 企业单位 | 第12页 |
2.3 事业单位 | 第12-13页 |
第三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及制度弊端 | 第13-17页 |
3.1 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3.1.1 初步发展阶段(建国初—1966年) | 第13页 |
3.1.2 重挫阶段(1967年—1977年) | 第13页 |
3.1.3 恢复阶段(1978年-1992年) | 第13-14页 |
3.1.4 改革试点阶段(1993年至今) | 第14页 |
3.2 现行养老保险双轨制存在的弊端 | 第14-17页 |
3.2.1 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 | 第14页 |
3.2.2 公平机制严重缺失 | 第14-15页 |
3.2.3 阻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 | 第15页 |
3.2.4 财政负担加重 | 第15-17页 |
第四章 Z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阻力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2页 |
4.1 Z市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介绍 | 第17-18页 |
4.1.1 企业养老保险 | 第17页 |
4.1.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 第17-18页 |
4.2 Z市并轨改革推行前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差异 | 第18-19页 |
4.2.1 保险金来源不同 | 第18页 |
4.2.2 养老保险金管理方式不同 | 第18页 |
4.2.3 企事业单位员工待遇不同 | 第18-19页 |
4.3 Z市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具体措施 | 第19-20页 |
4.3.1 推行的群体对象 | 第19页 |
4.3.2 推行措施的进程 | 第19-20页 |
4.3.3 取得的成绩及不足 | 第20页 |
4.4 Z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所遇阻力 | 第20-22页 |
4.4.1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下降 | 第20页 |
4.4.2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 | 第20页 |
4.4.3 转制成本较为高昂 | 第20-21页 |
4.4.4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 第21页 |
4.4.5 企业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年龄缺乏统一标准 | 第21-22页 |
第五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对策建议 | 第22-28页 |
5.1 直接并轨 | 第22-24页 |
5.1.1 工资计算问题 | 第22-23页 |
5.1.2 个人账户问题 | 第23页 |
5.1.3 缴费年限 | 第23-24页 |
5.2 分层次并轨 | 第24页 |
5.3 政府扩大宣传 | 第24-25页 |
5.4 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 第25-26页 |
5.5 适当的调整在职人员的退休年龄 | 第26-2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