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施工劳务人员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安全疏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BIM-安全疏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章节安排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35页 |
2.1 安全疏散的基本理论 | 第19-30页 |
2.1.1 安全疏散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2.1.2 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 | 第19-24页 |
2.1.3 疏散模型建模理论 | 第24-27页 |
2.1.4 计算机疏散仿真模型技术 | 第27-30页 |
2.2 BIM技术的相关理论 | 第30-33页 |
2.2.1 BIM的技术的发展与概念 | 第30-31页 |
2.2.2 BIM应用在施工疏散中的特点及可行性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施工劳务人员安全疏散问题及特性分析 | 第35-47页 |
3.1 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3.1.1 施工现场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 第35-36页 |
3.1.2 施工现场安全主要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3.2 施工现场安全疏散问题的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3.2.1 引发施工劳务人员安全疏散的风险类型 | 第37页 |
3.2.2 施工现场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3.2.3 施工现场交通疏散方式 | 第38-39页 |
3.3 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疏散调查统计 | 第39-46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9-40页 |
3.3.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40-45页 |
3.3.3 劳务人员疏散速度调查统计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于BIM施工劳务人员安全疏散体系的建立 | 第47-57页 |
4.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劳务人员疏散仿真体系 | 第47-48页 |
4.2 静态施工场景BIM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4.2.1 BIM模型建立的软件环境 | 第48页 |
4.2.2 静态施工场景BIM模型的创建 | 第48-51页 |
4.3 动态施工场景BIM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4.3.1 动态施工场景BIM模型的软件环境 | 第52页 |
4.3.2 动态时变施工场景BIM模型的创建 | 第52-55页 |
4.4 安全疏散模拟系统的建立 | 第55-56页 |
4.4.1 安全疏散模型的基本架构 | 第55页 |
4.4.2 基于BIM安全疏散模型的构建 | 第55-56页 |
4.5 安全疏散模分析及施工优化 | 第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基于pathfinder的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疏散仿真研究 | 第57-65页 |
5.1 劳务人员疏散环境的构建 | 第57-58页 |
5.1.1 疏散场景的搭建 | 第57页 |
5.1.2 疏散人员的设定 | 第57页 |
5.1.3 障碍物的设置 | 第57-58页 |
5.2 劳务人员疏散模拟参数的设定 | 第58-59页 |
5.2.1 劳务人员体征的设定 | 第58页 |
5.2.2 劳务人员速度的设定 | 第58页 |
5.2.3 行为模式的选择 | 第58-59页 |
5.3 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的疏散模拟分析 | 第59-64页 |
5.3.1 劳动力数量对疏散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2 施工平面布置对疏散的影响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