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甘南产业转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2.1 产业转型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2.1.1 产业转型概念 | 第12-13页 |
2.1.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2.1.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2 生态预警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2.2.1 生态预警概念 | 第16页 |
2.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3 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3.1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0-23页 |
3.2 产业布局理论 | 第23-25页 |
4 研究区概况 | 第25-28页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6页 |
4.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8页 |
5 甘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分析 | 第28-42页 |
5.1 甘南产业结构的演变态势 | 第28-34页 |
5.1.1 产业结构演变轨迹 | 第28-29页 |
5.1.2 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轨迹 | 第29-30页 |
5.1.3 产业空间结构 | 第30页 |
5.1.4 产业结构经济效益 | 第30-32页 |
5.1.5 产业竞争力 | 第32-34页 |
5.2 甘南生态环境的演变态势 | 第34-37页 |
5.2.1 草原“三化”日益严重 | 第34-35页 |
5.2.2 水土流失加剧 | 第35页 |
5.2.3 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 第35-36页 |
5.2.4 湿地面积锐减 | 第36-37页 |
5.2.5 生物多样性逐渐损失 | 第37页 |
5.3 甘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37-42页 |
5.3.1 甘南州畜牧业与草地退化的耦合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5.3.2 甘南州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分析 | 第39-42页 |
6 甘南产业结构的生态预警分析 | 第42-49页 |
6.1 产业结构生态预警的内涵及特点 | 第42-43页 |
6.2 产业结构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6.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44页 |
6.2.2 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6.3 甘南产业结构生态预警分析 | 第45-49页 |
6.3.1 预测指标的警度 | 第45-46页 |
6.3.2 景气预警评价 | 第46-47页 |
6.3.3 景兆预警评价 | 第47页 |
6.3.4 发布景兆指示 | 第47-49页 |
7 资源环境约束下甘南产业转型的对策 | 第49-56页 |
7.1 生态型畜牧业的构建 | 第49-53页 |
7.2 生态型工业体系的构建 | 第53-55页 |
7.3 生态型旅游服务业的构建 | 第55-56页 |
8 结语 | 第56-5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8.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57页 |
8.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