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建模方法和支撑工具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4-23页 |
2.1 情境及情境建模方法 | 第14-16页 |
2.1.1 “键-值”模型 | 第14页 |
2.1.2 标记模型 | 第14-15页 |
2.1.3 面向对象模型 | 第15页 |
2.1.4 空间模型 | 第15-16页 |
2.2 本体与构建本体的技术 | 第16-18页 |
2.2.1 关于本体 | 第16页 |
2.2.2 基于本体的情境模型 | 第16-17页 |
2.2.3 OWL 及其它本体描述语言 | 第17-18页 |
2.3 现有本体建模工具简介 | 第18-20页 |
2.4 相关API 分析 | 第20-22页 |
2.4.1 PROTéGéOWL API | 第20-21页 |
2.4.2 OWL API | 第21页 |
2.4.3 JENA API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情境本体设计 | 第23-27页 |
3.1 设计情境本体的基本思路 | 第23-24页 |
3.2 顶层本体和领域本体设计 | 第24-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个性化情境本体建模工具 | 第27-54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27-36页 |
4.1.1 类 | 第28-30页 |
4.1.2 对象属性 | 第30-32页 |
4.1.3 数据属性 | 第32-34页 |
4.1.4 个体 | 第34-36页 |
4.2 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36-53页 |
4.2.1 界面设计 | 第36-40页 |
4.2.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0-44页 |
4.2.3 类设计 | 第44-52页 |
4.2.4 系统实现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工具建模能力和兼容性验证 | 第54-57页 |
5.1 建模能力验证 | 第54-55页 |
5.2 兼容性验证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