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对象及其研究的意义 | 第11-15页 |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动画影像叙事中的图像和声音 | 第19-66页 |
2.1 动画影像叙事中的图像 | 第19-53页 |
2.1.1 图像的构成元素 | 第19-33页 |
2.1.2 图像的叙事表达 | 第33-53页 |
2.2 动画影像叙事中的声音 | 第53-61页 |
2.2.1 声音的构成元素 | 第53-54页 |
2.2.2 声音的叙事作用 | 第54-61页 |
2.3 声画结合在叙事上的优势 | 第61-66页 |
2.3.1 声画结合的带来了叙事方式的变化 | 第61-63页 |
2.3.2 画外音和画内音的创造性运用 | 第63-66页 |
第3章 动画影像的叙事时空 | 第66-89页 |
3.1 动画影像的叙事时间 | 第66-78页 |
3.1.1 时间的基本形态 | 第67-70页 |
3.1.2 时间的时序和时距 | 第70-78页 |
3.2 动画影像的叙事空间 | 第78-89页 |
3.2.1 叙事空间的假定性 | 第79-80页 |
3.2.2 叙事空间的构成 | 第80-85页 |
3.2.3 叙事空间的表现 | 第85-89页 |
第4章 动画影像的叙事视角 | 第89-94页 |
4.1 全知视角的整体把握 | 第89-91页 |
4.2 限知视角的个性展现 | 第91-94页 |
第5章 动画影像的叙事模式 | 第94-101页 |
5.1 戏剧化结构的线性叙事 | 第94-98页 |
5.2 多元化结构的非线性叙事 | 第98-101页 |
第6章 动画影像的叙事接受 | 第101-113页 |
6.1 受众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04页 |
6.1.1 受众的个人差异论 | 第101-102页 |
6.1.2 受众的社会分类论 | 第102-103页 |
6.1.3 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 第103-104页 |
6.1.4 受众的文化规范论 | 第104页 |
6.2 动画受众的需求 | 第104-113页 |
6.2.1 期待的满足 | 第104-106页 |
6.2.2 感知的满足 | 第106-108页 |
6.2.3 想象的满足 | 第108-110页 |
6.2.4 艺术升华的满足 | 第110-11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1-122页 |
读博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