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7页 |
1.1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 | 第11-12页 |
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授粉控制系统 | 第12-15页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13页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1.2.3 自交不亲和 | 第14页 |
1.2.4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 | 第14-15页 |
1.2.5 其他授粉控制系统 | 第15页 |
1.3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第15-23页 |
1.3.1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 | 第16页 |
1.3.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形态特征 | 第16-17页 |
1.3.3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17-19页 |
1.3.3.1 正常花药的发育过程 | 第17-18页 |
1.3.3.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类型及特点 | 第18-19页 |
1.3.3.3 绒毡层细胞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19页 |
1.3.4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9-23页 |
1.3.4.1 与油菜CMS相关的线粒体区段 | 第20-22页 |
1.3.4.2 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22-23页 |
1.4 萝卜属和芸薹属的远缘杂交 | 第23-25页 |
1.4.1 萝卜属和芸薹属远缘杂交的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1.4.2 萝卜甘蓝异源四倍体的创建及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1.5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 第2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7-28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2.2.1 花器形态观察和育性鉴定 | 第28页 |
2.2.2 恢保关系测定 | 第28页 |
2.2.3 花药石蜡切片 | 第28-29页 |
2.2.4 不育系NRO4270A的分子鉴定 | 第29-36页 |
2.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2.4.2 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2.2.4.3 线粒体探针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4.4 油菜一步多重PCR | 第32-33页 |
2.2.4.5 RFLP分析 | 第33-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3.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RO4270A的育性及恢保关系鉴定 | 第36-38页 |
3.1.1 不育系NRO4270A的花器形态和育性鉴定 | 第36-37页 |
3.1.2 恢保关系测定 | 第37-38页 |
3.2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RO4270A的细胞学特征 | 第38-42页 |
3.2.1 保持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特点 | 第38-39页 |
3.2.2 不育系NRO4270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特点 | 第39-42页 |
3.3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RO4270A的分子鉴定 | 第42-48页 |
3.3.1 一步多重PCR的结果 | 第42-43页 |
3.3.3 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 第43-48页 |
3.4 总结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4.1 恢保关系分类在油菜细胞质鉴定中的应用 | 第49页 |
4.2 NRO4270A花药败育特征及绒毡层作用机理 | 第49-51页 |
4.3 基于多重PCR的分子鉴定 | 第51页 |
4.4 线粒体基因组的RFLP分析 | 第51-52页 |
4.5 远缘杂交在创建新型不育材料中的重要性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