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10-24页 |
| 1.1 氟的基本特性、分布和应用 | 第10-13页 |
| 1.1.1 氟的基本特性 | 第10-11页 |
| 1.1.2 氟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11页 |
| 1.1.3 氟的生理功能与氟中毒 | 第11-13页 |
| 1.2 茶叶中氟的来源以及降氟措施 | 第13-22页 |
| 1.2.1 茶叶中氟的来源 | 第13-15页 |
| 1.2.2 茶叶中氟含量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1.2.3 氟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 第19-20页 |
| 1.2.4 降低茶叶中氟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1.3 茶叶中氟的形态研究 | 第22-23页 |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2.2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 2.3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 2.4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 2.4.1 茶树新梢分段处理 | 第26页 |
| 2.4.2 茶叶各组分的提取 | 第26-27页 |
| 2.4.3 粗多糖的提取 | 第27页 |
| 2.4.4 茶多糖与氟、金属离子的络合 | 第27页 |
| 2.4.5 几种植物代表性多糖与氟的络合 | 第27-28页 |
| 2.4.6 茶多糖的纯化与分级 | 第28页 |
| 2.5 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2.5.1 氟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 2.5.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 2.5.3 中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2.5.4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2.5.5 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2.6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 3.1 茶叶中氟的分布 | 第30-31页 |
| 3.1.1 不同枝梢部位氟的分布 | 第30-31页 |
| 3.1.2 茶叶提取物中氟的分布 | 第31页 |
| 3.2 茶叶中氟与多糖结合方式研究 | 第31-41页 |
| 3.2.1 茶多糖与氟和金属离子络合研究 | 第31-37页 |
| 3.2.2 几种植物多糖与氟络合能力研究 | 第37-39页 |
| 3.2.3 茶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氟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 第39-41页 |
| 4 讨论 | 第41-45页 |
| 4.1 茶树新梢及茶叶提取物中氟分布研究 | 第41-42页 |
| 4.2 金属离子对茶多糖与氟络合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3 茶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离子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 第43-45页 |
| 5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附录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