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与《现代汉语词典》同收数理化条目词义对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有关学科术语的语言学研究 | 第11-12页 |
1.3.2 有关旧词新义现象的研究 | 第12页 |
1.3.3 有关《国语》与《现汉》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行文材料说明 | 第14-15页 |
第2章 同收数理化条目的定量分析研究 | 第15-20页 |
2.1 数量定量统计描写与分析 | 第15-17页 |
2.2 音节定量统计描写与分析 | 第17-18页 |
2.3 词性定量统计描写与分析 | 第18-20页 |
第3章 同收数理化条目的词义变化情况 | 第20-31页 |
3.1 一个词的义项的演变 | 第21-26页 |
3.1.1 义项增加 | 第21-24页 |
3.1.2 义项减少 | 第24-26页 |
3.2 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 | 第26-28页 |
3.3 词义变化的特殊情况 | 第28-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同收数理化条目义项增加方式 | 第31-39页 |
4.1 比喻法 | 第31-33页 |
4.2 引申法 | 第33-34页 |
4.3 泛指法 | 第34-35页 |
4.4 借代法 | 第35-37页 |
4.5 特指法 | 第37-3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同收数理化条目增加普通义的原因 | 第39-45页 |
5.1 从语言内部来看 | 第39-42页 |
5.1.1 词素多义 | 第39-40页 |
5.1.2 修辞语用 | 第40-42页 |
5.2 从语言外部来看 | 第42-45页 |
5.2.1 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 第42-43页 |
5.2.2 社会生产生活 | 第43-45页 |
第6章 同收数理化条目增加普通义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第45-50页 |
6.1 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词汇 | 第45页 |
6.2 增强现代汉语词汇表达效果 | 第45-50页 |
6.2.1 表述形象 | 第46-47页 |
6.2.2 表达新颖 | 第47-48页 |
6.2.3 色彩丰富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