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论文

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及其在异黄酮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缩略语表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33页
    1. 前言第18-19页
    2.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第19-30页
        2.1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类系统第19-20页
        2.2 β-葡萄糖苷酶的生产方法第20-21页
            2.2.1 植物提取法第20页
            2.2.2 微生物发酵法第20页
            2.2.3 基因克隆技术第20-21页
        2.3 β-葡萄糖苷酶的结构第21-22页
        2.4 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第22-24页
        2.5 β-葡萄糖苷酶的反应模式第24-25页
        2.6 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第25-27页
        2.7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第27-30页
            2.7.1 β-葡萄糖苷酶作为风味酶的研究第27-28页
            2.7.2 β-葡萄糖苷酶水解纤维素的研究第28-29页
            2.7.3 β-葡萄糖苷酶转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第29页
            2.7.4 β-葡萄糖苷酶生产低聚龙胆糖的研究第29-30页
            2.7.5 β-葡萄糖苷酶其他应用的研究第30页
    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4. 课题的主要内容第31-32页
    5. 论文创新点第32-33页
第二章 壳聚糖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及其性质研究第33-60页
    1. 前言第33-34页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4-35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4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34-35页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5页
    3. 实验方法第35-40页
        3.1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36页
        3.2 壳聚糖小球的制备第36页
        3.3 壳聚糖小球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方法的确定第36-37页
        3.4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第37-38页
        3.5 壳聚糖小球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优化的实验设计第38页
            3.5.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38页
            3.5.2 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第38页
        3.6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38-40页
            3.6.1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第39页
            3.6.2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第39页
            3.6.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第39页
            3.6.4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第39页
            3.6.5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第39页
            3.6.6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39-40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58页
        4.1 壳聚糖小球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方法的确定第40页
        4.2 壳聚糖小球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的优化第40-53页
            4.2.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40-47页
            4.2.2 显著性因素的筛选第47-49页
            4.2.3 响应面分析第49-53页
        4.3 壳聚糖小球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性质的研究第53-58页
            4.3.1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第53-54页
            4.3.2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第54页
            4.3.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第54-55页
            4.3.4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第55-56页
            4.3.5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第56-57页
            4.3.6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57-58页
    5. 总结与讨论第58-60页
第三章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及其性质研究第60-78页
    1. 前言第60页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60-61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0-61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61页
    3. 实验方法第61-64页
        3.1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第61-62页
        3.2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第62页
        3.3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第62页
        3.4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优化的实验设计第62-64页
            3.4.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62页
            3.4.2 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第62-64页
        3.5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64页
        3.6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二次固定化第6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64-76页
        4.1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的优化第64-71页
            4.1.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65-68页
            4.1.2 响应面分析第68-71页
        4.2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性质的研究第71-75页
            4.2.1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第71-72页
            4.2.2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第72-73页
            4.2.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第73页
            4.2.4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第73-74页
            4.2.5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第74-75页
            4.2.6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75页
        4.3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性质的二次固定化第75-76页
    5. 总结与讨论第76-78页
第四章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及其性质研究第78-98页
    1. 前言第78页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78-79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78-79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79页
    3 实验方法第79-82页
        3.1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方法的确定第79-80页
        3.2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第80页
        3.3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优化的实验设计第80-82页
            3.3.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80页
            3.3.2 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第80-82页
        3.4 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82页
        3.5 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二次固定化第8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82-97页
        4.1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方法的确定第82-84页
        4.2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条件的优化第84-90页
            4.2.1 固定化酶的影响因素第84-87页
            4.2.2 响应面分析第87-90页
        4.3 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性质的研究第90-96页
            4.3.1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第90-91页
            4.3.2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第91-92页
            4.3.3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第92-93页
            4.3.4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第93-94页
            4.3.5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第94-95页
            4.3.6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95-96页
        4.4 MCM-41固定化β-葡葡糖苷酶性质的二次固定化第96-97页
    5. 总结与讨论第97-98页
第五章 不同载体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机理初探第98-110页
    1. 前言第98页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98-99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98-99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99页
    3. 实验方法第99-102页
        3.1 不同载体固定化酶的制备第99-100页
        3.2 载体与固定化酶的FT-IR分析第100页
        3.3 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固定化酶的TEM分析第100-101页
        3.4 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固定化酶的VSM分析第101页
        3.5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SEM分析第101页
        3.6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XRD分析第101页
        3.7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第101页
        3.8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元素分析第101-10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02-109页
        4.1 磁性纳米颗粒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表征第102-104页
            4.1.1 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固定化酶的FT-IR分析第102页
            4.1.2 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固定化酶的TEM分析第102-103页
            4.1.3 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固定化酶的VSM分析第103-104页
        4.2 介孔分子筛MCM-41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表征第104-109页
            4.2.1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FT-IR分析第104-105页
            4.2.2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SEM分析第105-106页
            4.2.3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XRD分析第106-107页
            4.2.4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第107-108页
            4.2.5 MCM-41及其固定化酶的元素分析第108-109页
    5. 总结与讨论第109-110页
第六章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0-118页
    1. 前言第110-111页
    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111-112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11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111-112页
    3. 实验方法第112-114页
        3.1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2-113页
            3.1.1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第112页
            3.1.2 沸腾床反应器的设计与其参数确定第112-113页
            3.1.3 游离β-葡萄糖苷酶和固定化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3页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溶液中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第113-11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14-117页
        4.1 沸腾床反应器参数的确定第114页
        4.2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4-117页
            4.2.1 利用简易反应器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4-116页
            4.2.2 利用沸腾床反应器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第116-117页
    5. 总结与讨论第117-11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1 主要结论第118-120页
    2 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分离蛋白半干法改性和酶解热动力学及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