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管理组织学论文

制度与组织--“老字号企业”杭锦丝织厂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本章注释第18-19页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策略第19-33页
    第一节 概念之辩:制度与组织第19-22页
    第二节 组织内制度的理性选择第22-25页
    第三节 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合法化影响第25-28页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第28-32页
    本章注释第32-33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3-48页
    第一节 制度的三大基本要素第33-36页
    第二节 组织研究的理论架构第36-41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进入第41-45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45-47页
    本章注释第47-48页
第四章 杭锦丝织厂的起步:建国前创业期的制度与组织第48-80页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政府的规制性要求第48-53页
        一、政策鼓励: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第49-52页
        二、法令推动:工商同业公会的合法化第52-53页
    第二节 传统规范下的企业组织发展第53-71页
        一、企业的创业领头羊:杭锦先生的努力第53-57页
        二、织锦技术、工艺流程与产品规范第57-62页
        三、企业的组织规模与市场兴衰第62-71页
    第三节 文化—认知中的丝绸传统与行会组织第71-77页
        一、文化底蕴:官办与民间织造同行第72-73页
        二、技术认知:手工向机械的过渡第73-74页
        三、丝绸贸易:行会组织的演变第74-77页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第77-78页
    本章注释第78-80页
第五章 杭锦丝织厂的改造(革):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与组织第80-118页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目标与规制性政策第80-89页
        一、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转变第81-84页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第84-87页
        三、政府机构的纵横管理第87-89页
    第二节 国家规范中的丝绸企业改造和建设第89-105页
        一、生产流程与技术的革新第90-95页
        二、产品风格的变化第95-97页
        三、企业“大而全”的结构和厂名的更替第97-105页
    第三节 认知信念的控制与心理依附第105-115页
        一、意识形态的日常化第105-108页
        二、日常工作的认同感第108-113页
        三、日常生活的归属感第113-115页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第115-116页
    本章注释第116-118页
第六章 杭锦丝织厂的整顿与转型:市场化前后的制度与组织第118-145页
    第一节 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规制性基础第118-124页
        一、国企二次改革: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第118-121页
        二、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第121-123页
        三、老字号企业等扶持政策的出台第123-124页
    第二节 市场规范中的企业组织发展第124-134页
        一、技术和产品式样的资格认证第125-128页
        二、传统技艺的保留第128-130页
        三、企业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第130-134页
    第三节 对丝绸品味与传统的文化—认知第134-142页
        一、企业组织的情感认知第134-137页
        二、织锦产品的声誉与品牌第137-139页
        三、多种协会组织的并行第139-142页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第142-143页
    本章注释第143-145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制度化、制度变迁与组织第145-161页
    本章注释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3页
后记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靶向聚合物胶束用于小分子药物的脑内递送
下一篇:大规模定制供应链运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