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数”单元的教学设计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导数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 | 第8-9页 |
1.1.2 高中生学习导数的现状 | 第9页 |
1.1.3 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 第9页 |
1.2 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2.1 各国导数引入高中数学的方式比较 | 第12页 |
2.2 我国导数引入高中数学的方式比较 | 第12-13页 |
2.3 教学设计研究 | 第13-20页 |
2.3.1 教学设计的定义 | 第13-14页 |
2.3.2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3.3 我国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4 导数教学研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导数单元的教学设计 | 第23-36页 |
3.1 现状调查 | 第23-25页 |
3.1.1 一线教师如何看待导数单元的教学设计 | 第23-24页 |
3.1.2 学生对导数教学设计的期望 | 第24-25页 |
3.2 教学设计 | 第25-34页 |
3.2.1 教学目标 | 第25-27页 |
3.2.2 课程地位 | 第27-28页 |
3.2.3 教材分析 | 第28-30页 |
3.2.4 学情分析 | 第30-31页 |
3.2.5 教学策略 | 第31-32页 |
3.2.6 教学媒体的选择 | 第32-33页 |
3.2.7 教学评价 | 第33-34页 |
3.3 具体的教学计划与实施建议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6-57页 |
4.1 案例一 平均变化率 | 第36-39页 |
4.1.1 案例示范 | 第36-38页 |
4.1.2 案例分析 | 第38-39页 |
4.2 案例二 瞬时变化率—导数 | 第39-42页 |
4.2.1 案例示范 | 第39-41页 |
4.2.2 案例分析 | 第41-42页 |
4.3 案例三 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 | 第42-46页 |
4.3.1 案例示范 | 第42-45页 |
4.3.2 案例分析 | 第45-46页 |
4.4 案例四 最大值与最小值 | 第46-49页 |
4.4.1 案例示范 | 第46-48页 |
4.4.2 案例分析 | 第48-49页 |
4.5 案例五 三次函数的图像及单调性 | 第49-51页 |
4.5.1 案例示范 | 第49-51页 |
4.5.2 案例分析 | 第51页 |
4.6 案例六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第51-57页 |
4.6.1 案例示范 | 第51-56页 |
4.6.2 案例分析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教学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所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附录一 课前测试 | 第60-61页 |
附录二 课堂小测验 | 第61-62页 |
附录三 单元测验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