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 第8-13页 |
1.1 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 第8-9页 |
1.2 初中生学习的特点 | 第9-10页 |
1.3 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 第10-13页 |
1.3.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3.2 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11页 |
1.3.3 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1页 |
1.3.4 数学教育的需要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自主学习的概述 | 第13-19页 |
2.1 学术界对自主学习的有关论述 | 第13-14页 |
2.1.1 西方代表性学派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2 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 | 第14页 |
2.2 自主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 | 第14-16页 |
2.2.1 自主学习 | 第14-15页 |
2.2.2 自主学习能力 | 第15-16页 |
2.3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3.1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23页 |
3.1.1 调查内容与结果(见附表) | 第19页 |
3.1.2 结果分析 | 第19-23页 |
3.2 影响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 第23-26页 |
3.2.1 内部因素 | 第23-24页 |
3.2.2 外部因素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 第26-37页 |
4.1 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结构 | 第26-29页 |
4.2 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 第29-30页 |
4.3 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30-31页 |
4.4 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案例和分析 | 第31-37页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37-51页 |
5.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 第37-41页 |
5.1.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 第37-39页 |
5.1.2 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 第39-41页 |
5.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41-51页 |
5.2.1 学会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41-45页 |
5.2.2 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45-49页 |
5.2.3 学会反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51页 |
6.2 研究的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附录一: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第55-59页 |
附录二: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结果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