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产业组织视角下装备制造业竞合动因与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动因及影响因素第17-26页
    2.1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效率现状分析第17-19页
        2.1.1 产业组织效率现状分析的指标与方法第17-18页
        2.1.2 产业组织效率计算第18-19页
        2.1.3 产业组织效率结果分析第19页
    2.2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动因分析第19-21页
        2.2.1 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第19-20页
        2.2.2 规模经济的需要第20页
        2.2.3 优势资源互补的需要第20页
        2.2.4 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第20-21页
    2.3 产业组织对竞合的影响第21-25页
        2.3.1 产业组织因素第21-22页
        2.3.2 产业组织因素实证分析第22-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模式设计第26-33页
    3.1 产业组织竞合模式运行的关键第26-27页
        3.1.1 竞合双方彼此信任第26页
        3.1.2 竞合双方预期目标明确第26-27页
        3.1.3 竞合双方资源匹配第27页
    3.2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模式体系第27-30页
        3.2.1 技术源嵌套竞合模式第27-28页
        3.2.2 网络组织竞合模式第28-29页
        3.2.3 自主式全球价值链竞合模式第29-30页
    3.3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模式效应第30-32页
        3.3.1 有利于提高成套装备水平第30-31页
        3.3.2 减小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程度第31页
        3.3.3 促进装备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第31页
        3.3.4 增加装备制造产业总体效益值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产业组织竞合模式选择及保障措施第33-43页
    4.1 装备制造业产业组织竞合模式选择目标第33页
    4.2 产业组织竞合模式选择评价体系构建第33-35页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3-34页
        4.2.2 评标指标体系结构第34-35页
    4.3 产业组织竞合模式选择评价第35-41页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5-37页
        4.3.2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第37-41页
    4.4 装备制造产业组织竞合模式保障措施第41-42页
        4.4.1 产业政策保障第41页
        4.4.2 知识共享建设保障第41-42页
        4.4.3 人才与专利及标准战略保障第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实证分析及其对策第43-53页
    5.1 研究对象综述第43-45页
        5.1.1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概况第43-44页
        5.1.2 工程机械行业产业组织问题分析第44-45页
    5.2 产业组织竞合模式选择实证第45-50页
        5.2.1 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第45-47页
        5.2.2 灰色模型综合评价应用第47-50页
    5.3 建议与对策第50-52页
        5.3.1 制定符合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政策第50-51页
        5.3.2 建立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第51页
        5.3.3 强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第51页
        5.3.4 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第51-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兵器工业集团民用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SD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薪酬管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