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制度研究 | 第12-14页 |
(二) 问题研究 | 第14-15页 |
(三) 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 调查研究法 | 第16页 |
(三) 统计分析法 | 第16页 |
(四) 访谈法 | 第16页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18页 |
六、论文的创新性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基层干部竞争性选拔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竞争性选拔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一) 公务员 | 第19页 |
(二) 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 | 第19-20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0页 |
(二) 胜任能力理论 | 第20-21页 |
(三) 人才测评理论 | 第21页 |
(四) 竞争性选拔制度 | 第21-25页 |
第二章 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流程 | 第25-31页 |
一、竞争上岗选拔方式的实施流程 | 第25-26页 |
(一) 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 第25页 |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 第25-26页 |
(三) 笔试和面试 | 第26页 |
(四) 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 第26页 |
(五)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 第26页 |
(六) 办理任职手续 | 第26页 |
二、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流程 | 第26-29页 |
(一) 资格确定与资格审查 | 第26-27页 |
(二) 单位认可度评价 | 第27页 |
(三) 统一考试 | 第27-28页 |
(四) 体能测试 | 第28页 |
(五) 评估与民主测评 | 第28-29页 |
(六) 公示与决定任用 | 第29页 |
三、S市W区公安局竞争上岗流程设定与《规定》的差异性 | 第29-31页 |
(一) 增加了单位认可度评价 | 第29页 |
(二) 增加信息化应用能力测试与体能测试 | 第29页 |
(三) 增加了评估项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39页 |
一、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运作的现状 | 第31-32页 |
(一) 调查的样本与结构 | 第31页 |
(二)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二、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的调查情况 | 第32-34页 |
(一) 被调查者的总体情况 | 第32页 |
(二) 竞争上岗调查的总体情况 | 第32-34页 |
二、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 职位选拔条件设置缺乏科学性 | 第34-35页 |
(二) 试题命题的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 第35-36页 |
(三) 组织考察形式化 | 第36-37页 |
(四) 对于竞聘成功者缺乏教育培训 | 第37页 |
(五) 缺乏对落选者的引导和后续培养 | 第37页 |
三、S市W区公安局副股职竞争上岗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39页 |
(一) 上层单位纲领规划所遗留的漏洞 | 第37-38页 |
(二) 基层单位实施方案设计不周详 | 第38页 |
(三) 竞争上岗活动执行不到位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层干部竞争上岗完善的途径 | 第39-50页 |
一、规范竞争上岗选拔制度 | 第39-41页 |
(一) 以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指导进行选拔安排 | 第39-40页 |
(二) 明确适用竞争上岗岗位 | 第40页 |
(三) 明确招聘岗位层次与适用的选拔条件 | 第40页 |
(四) 细化招聘岗位种类 | 第40-41页 |
二、改进考试方法 | 第41-43页 |
(一) 对笔试题目来源及针对性进行改善 | 第41-42页 |
(二) 对面试过程软硬件的改善 | 第42-43页 |
(三) 建立选拔者心理测试和人格测试 | 第43页 |
三、改进组织考察 | 第43-45页 |
(一) 改进建立客观公正的组织考察方法 | 第44-45页 |
(二) 量化民主测评考核标准 | 第45页 |
(三) 民主测评工作进行保障性措施 | 第45页 |
(四) 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干部选拔的监督检查 | 第45页 |
四、建立选拔后工作跟踪体系 | 第45-48页 |
(一) 建立选拔后试用培养机制 | 第46-47页 |
(二) 建立试用期多方面考察制度 | 第47页 |
(三) 落实试考核结果晋升退出机制 | 第47-48页 |
(四) 建立落选者跟踪体系 | 第48页 |
五、落实监督机制,建立责任倒查制度 | 第48-50页 |
(一) 落实选拔全程监督机制 | 第48-49页 |
(二) 落实各阶段责任倒查机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