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兽医蠕虫学论文

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6页
    1.1 血吸虫及我国血吸虫病防控第15页
    1.2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第15页
    1.3 血吸虫感染免疫第15-17页
        1.3.1 抗原复杂性第16页
        1.3.2 宿主免疫效应机制的多样性第16页
        1.3.3 免疫逃避第16-17页
        1.3.4 宿主免疫应答作用的两面性第17页
    1.4 单核吞噬细胞第17页
    1.5 排泄分泌蛋白及相关研究第17-22页
        1.5.1 排泄分泌蛋白第17-18页
        1.5.2 排泄分泌蛋白与免疫调节第18页
        1.5.3 寄生蠕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学研究第18-22页
    1.6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第22-25页
        1.6.1 蛋白质组分分离技术第22-23页
        1.6.2 蛋白质组分鉴定技术第23页
        1.6.3 蛋白质组分定量分析技术第23-24页
        1.6.4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25页
    1.7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第25-26页
第二章 日本血吸虫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第26-38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7-30页
        2.2.1 材料第27-28页
        2.2.2 方法第28-30页
    2.3 结果第30-35页
        2.3.1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总体分析第30页
        2.3.2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分泌特性分析第30页
        2.3.3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第30-33页
        2.3.4 GO注释第33-34页
        2.3.5 KEGG通路分析第34-35页
    2.4 讨论第35-38页
第三章 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39-45页
        3.2.1 材料第39-41页
        3.2.2 方法第41-45页
    3.3 结果第45-51页
        3.3.1 SDS-PAGE电泳第45-46页
        3.3.2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总体分析第46页
        3.3.3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理论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预测及分泌特性分析第46-48页
        3.3.4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GO功能显著性分析及通路分析第48页
        3.3.5 iTRAQ验证试验第48-51页
    3.4 讨论第51-54页
第四章 日本血吸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jPDI)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rSjPDI诱导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第54-73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54-63页
        4.2.1 材料第54-57页
        4.2.2 方法第57-63页
    4.3 结果第63-70页
        4.3.1 SjPDI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65页
        4.3.2 重组质粒pET28a(+)-SjPDI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第65-66页
        4.3.3 rSjPDI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第66页
        4.3.4 Real-time PCR检测SjPDI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内的转录水平第66页
        4.3.5 SjPDI蛋白在虫体内的组织定位观察第66-68页
        4.3.6 重组蛋白rSjPDI的异构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第68-69页
        4.3.7 重组蛋白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第69-70页
        4.3.8 重组蛋白r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第70页
    4.4 讨论第70-73页
第五章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第73-83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74-77页
        5.2.1 材料第74页
        5.2.2 方法第74-77页
    5.3 结果第77-81页
        5.3.1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7页
        5.3.2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第77-78页
        5.3.3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iNOS的转录水平第78页
        5.3.4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的释放第78-79页
        5.3.5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增强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转录水平第79-80页
        5.3.6 mi R-146a负调控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β 的表达第80-81页
    5.4 讨论第81-8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8页
致谢第98-99页
作者简介第99-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发育时期水牛睾丸曲精细管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一篇: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猪脾肝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