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7页 |
1.1.1 概述 | 第9页 |
1.1.2 南宁市停车基本情况 | 第9-17页 |
1.2 课题实现的目标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1 停车弹性研究 | 第18页 |
1.3.2 停车收费政策对出行方式结构的影响 | 第18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0-29页 |
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20-23页 |
2.1.1 停车政策对出行结构调整方面 | 第20-21页 |
2.1.2 停车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 | 第21-22页 |
2.1.3 停车价格的弹性研究方面 | 第22页 |
2.1.4 国外研究汇总 | 第22-23页 |
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3-26页 |
2.2.1 停车行为的研究方面 | 第23-24页 |
2.2.2 收费价格优化的研究方面 | 第24-25页 |
2.2.3 停车价格弹性研究方面 | 第25页 |
2.2.4 停车调查的研究方面 | 第25-26页 |
2.2.5 停车研究的方法、模型方面 | 第26页 |
2.3 文献综述汇总 | 第26-29页 |
2.3.1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6-27页 |
2.3.2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2.3.3 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 第27-29页 |
第3章 南宁市停车特征调查及分析 | 第29-32页 |
3.1 停车特征调查方案 | 第29-30页 |
3.2 调查表格 | 第30页 |
3.2.1 基线调查(BLS)表格(见附录B) | 第30页 |
3.2.2 对比调查(CS)表格(见附录C) | 第30页 |
3.3 调查数据的处理 | 第30-32页 |
3.3.1 问题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第4章 南宁市停车的基本特征 | 第32-72页 |
4.1 停车特征参数计算 | 第32-51页 |
4.1.1 停车特征参数调查情况汇总 | 第32-36页 |
4.1.2 BLS与CS参数对比 | 第36-51页 |
4.2 个人停车特征 | 第51-72页 |
4.2.1 调查样本的个人特征统计描述 | 第51-58页 |
4.2.2 调查对象的停车行为特征统计描述 | 第58-66页 |
4.2.3 调查对象停车特征期望统计描述 | 第66-72页 |
第5章 弹性的计算以及路内停车选择概率模型 | 第72-90页 |
5.1 基于停车特征数据的弹性计算 | 第72-78页 |
5.1.1 停车需求价格弹性计算 | 第72页 |
5.1.2 停车总量变化的弹性 | 第72-76页 |
5.1.3 平均停车时长的弹性 | 第76-78页 |
5.2 基于MNL函数的路内停车选择概率模型 | 第78-86页 |
5.2.1 BLS阶段的路内停车选择模型 | 第78-81页 |
5.2.2 CS阶段的路内停车选择模型 | 第81-86页 |
5.3 基于MNL函数的路内停车需求弹性计算 | 第86-90页 |
5.3.1 BLS阶段的路内停车选择模型和弹性计算 | 第86-88页 |
5.3.2 CS阶段路内停车选择模型和弹性计算 | 第88-90页 |
第6章 改进的停车—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第90-113页 |
6.1 模型准备 | 第90-97页 |
6.1.1 前景理论简介 | 第90-91页 |
6.1.2 基于前景理论的参考点选择和价值函数计算 | 第91-97页 |
6.2 改进的停车-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第97-113页 |
6.2.1 模型的准备 | 第97-99页 |
6.2.2 方式转换模型(DMC-MNL)参数估计 | 第99-107页 |
6.2.3 公交出行可能性模型(B-MP-MNL)参数估计 | 第107-112页 |
6.2.4 DMC-MNL与B-MP-MNL模型对比 | 第112-113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结束 | 第113-115页 |
7.1 结论 | 第113页 |
7.2 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附录A:部分调查数据统计描述 | 第120-168页 |
附录B:BLS问卷调查表 | 第168-170页 |
附录C:CS问卷调查表 | 第170-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