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必要性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四、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 第18-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研究步骤 | 第18-19页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19-20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关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 第21-27页 |
一、什么是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 | 第21-23页 |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江西省某市小学低段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7-39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7页 |
二、调查工具 | 第27页 |
三、调查对象与范围 | 第27-29页 |
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29页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一)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 第29-30页 |
(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等 | 第30-32页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与教材的运用情况 | 第32-33页 |
(四)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采用的教学方式 | 第33-34页 |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情况 | 第34-35页 |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教师、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 第35-37页 |
(七)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难的看法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探究 | 第39-43页 |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 | 第39-41页 |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显性课程 | 第39-40页 |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课程 | 第40页 |
(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体系 | 第40-41页 |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 第41页 |
三、开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教学 | 第41-42页 |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41页 |
(二)在其他学科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41-42页 |
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42-43页 |
(一)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 第42页 |
(二)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培训机制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43-44页 |
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4-45页 |
附录1 | 第45-46页 |
附录2 | 第46-48页 |
引用文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