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概述 | 第14-19页 |
2.1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4页 |
2.2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1 对于挂牌企业的意义 | 第14-15页 |
2.2.2 对于股票投资者的意义 | 第15页 |
2.2.3 对于证券公司的意义 | 第15页 |
2.3 新三板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 | 第15-16页 |
2.3.1 做市商的权利 | 第15-16页 |
2.3.2 做市商的义务 | 第16页 |
2.4 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指数现况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美、日、德与台湾地区做市商制度现况 | 第19-23页 |
3.1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混合做市商制度 | 第19页 |
3.2 日本JASDAQ市场部分做市商制度 | 第19-20页 |
3.3 德国证券交易所的指定保荐人制度 | 第20页 |
3.4 台湾兴柜市场的传统竞争性做市商制度 | 第20-21页 |
3.5 上述市场做市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4.1 法律层面缺少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相关规定 | 第23-24页 |
4.2 做市商存在操纵市场的风险 | 第24-25页 |
4.3 现行做市商制度交易流动性较低 | 第25-2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相关建议 | 第27-30页 |
5.1 完善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相关立法 | 第27页 |
5.2 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 第27-28页 |
5.3 多管齐下增强市场流动性 | 第28-30页 |
5.3.1 扩大参与做市业务机构范围 | 第28-29页 |
5.3.2 调整做市限额和做市时间 | 第29页 |
5.3.3 调整做市商库存,择机推出分层制度 | 第29-3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