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及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第9-18页
    1.1 我国P2P网络借贷第9-14页
        1.1.1 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及特点第9-12页
        1.1.2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意义及发展趋势第12-13页
        1.1.3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1.2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第14-18页
        1.2.1 出于对借贷参与主体的保护需要法律监管第14-16页
        1.2.2 P2P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需要法律监管第16-17页
        1.2.3 P2P网络借贷的重要地位需要法律监管第17-18页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法律监管现状第18-33页
    2.1 法律监管模式的分类及我国采取的监管模式第18-21页
        2.1.1 法律监管模式的分类第18-20页
        2.1.2 我国采取的监管模式第20-21页
    2.2 美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经验——多分支联邦监管第21-25页
        2.2.1 美国P2P网贷产品与运行机制第21-22页
        2.2.2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特点第22-23页
        2.2.3 美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第23-25页
    2.3 英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经验——自律监管与FCA统一监管第25-29页
        2.3.1 英国P2P网贷产品与运行机制第25-26页
        2.3.2 英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第26-29页
    2.4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监管第29-33页
        2.4.1 我国P2P网络借贷是否需要金融法监管的争议第29-31页
        2.4.2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的尝试第31-32页
        2.4.3 我国当前法律监管体制的缺陷第32-33页
第三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构建第33-43页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的目标第33-36页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构建第36-43页
        3.2.1 P2P网络借贷运作的“红线”第37-39页
        3.2.2 P2P网络借贷法律监管的主要措施第39-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
下一篇:遗嘱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