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轮廓误差控制的进给率定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数控加工概述第9-13页
        1.1.1 数控系统发展趋势第9-11页
        1.1.2 数控插补技术第11-13页
    1.2 轮廓误差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系统辨识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6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6-18页
2 参数曲线插补第18-28页
    2.1 NURBS曲线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1 NURBS曲线的定义第18-19页
        2.1.2 NURBS曲线的导矢计算第19-20页
        2.1.3 参数曲线数据点的参数化第20-22页
        2.1.4 NURBS曲线拟合第22-24页
    2.2 刀具路径的弧长参数化第24-25页
    2.3 参数曲线插补理论基础第25-27页
        2.3.1 参数曲线插补原理第25-26页
        2.3.2 参数曲线插补参数的计算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基于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轮廓误差模型第28-33页
    3.1 直线轮廓误差模型第28-29页
    3.2 圆弧轮廓误差模型第29页
    3.3 任意曲线轮廓误差模型第29-31页
    3.4 基于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轮廓误差模型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伺服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辨识方法第33-41页
    4.1 待定系数系统辨识法第33-36页
    4.2 频域辨识方法第36-37页
    4.3 仿真实验验证第37-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基于轮廓误差控制的进给率定制第41-51页
    5.1 进给率定制中的约束条件第41-45页
        5.1.1 弦高差约束第41-43页
        5.1.2 机床驱动约束第43-44页
        5.1.3 轮廓误差约束第44-45页
    5.2 进给率定制算法第45-50页
        5.2.1 进给率定制算法的目标函数第46页
        5.2.2 进给率定制算法的约束函数第46-49页
        5.2.3 进给率定制算法的简化计算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1-67页
    6.1 系统辨识实验第51-54页
        6.1.1 实验平台第51-52页
        6.1.2 系统输入信号第52-53页
        6.1.3 系统输出信号第53页
        6.1.4 系统传递函数辨识结果第53-54页
    6.2 进给率定制算法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第54-66页
        6.2.1 进给率定制算法仿真流程第54-56页
        6.2.2 仿真结果和实例验证第56-66页
    6.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籼米淀粉基脂肪替代品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管电极电解加工深小孔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