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雷锋精神的境遇与建设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综述第13-20页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13-20页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20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理论观照第21-22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雷锋精神的原型与延续第23-35页
    2.1 雷锋精神的原型第23-26页
        2.1.1 历史背景第23-24页
        2.1.2 原型建构第24-26页
    2.2 雷锋精神的延续第26-32页
        2.2.1 演变的原因第26-28页
        2.2.2 延续与变迁第28-32页
    2.3 雷锋精神的功能第32-35页
        2.3.1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持第32-33页
        2.3.2 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补给中华勇气与智慧第33页
        2.3.3 为实现社会和谐增添凝聚力和向心力第33页
        2.3.4 为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注入精神活力第33-35页
第3章 雷锋精神的失真与弱化第35-45页
    3.1 情感固着,使雷锋精神呈现政治化倾向第35-37页
        3.1.1 政治意义高于文化意义第35-36页
        3.1.2 过分拔高脱离群众实际第36页
        3.1.3 制度缺失导致传统断层第36-37页
    3.2 传媒误导,使雷锋精神出现错位化解读第37-39页
        3.2.1 网络舆论娱乐化第37-38页
        3.2.2 媒体宣传官方化第38页
        3.2.3 价值输出单向化第38-39页
    3.3 义利不分,使雷锋精神受到市场化冲击第39-41页
        3.3.1 利益标准高于道德标准第39-40页
        3.3.2 市场诉求矮化道德形象第40页
        3.3.3 视觉消费抹杀道德效应第40-41页
    3.4 社会转型,使雷锋精神遭遇边缘化危机第41-42页
        3.4.1 时过境迁,身份认同危机第41页
        3.4.2 文化多元,社会心理转变第41-42页
    3.5 文明冲突,使雷锋精神面临国际化挑战第42-45页
        3.5.1 文化霸权的渗透第42-43页
        3.5.2 输出渠道受限制第43页
        3.5.3 价值接受有难度第43-45页
第4章 雷锋精神的重拾与强化第45-57页
    4.1 着力价值重构,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第45-47页
        4.1.1 加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融入时代元素第45-46页
        4.1.2 紧扣为人民服务的主旨,融入幸福元素第46页
        4.1.3 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一脉相承性,融入制度元素第46-47页
        4.1.4 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的兼容并进性,融入科学元素第47页
    4.2 坚守媒体使命,实现雷锋精神的真实化第47-49页
        4.2.1 重视媒介素养教育,遏止娱乐化倾向第47-48页
        4.2.2 加强新闻专业教育,重塑独立性媒体第48页
        4.2.3 满足大众参与需求,打造互动性平台第48-49页
    4.3 强化身份认同,实现雷锋精神的常态化第49-50页
        4.3.1 传统节日:崇敬先烈,身体力行第49页
        4.3.2 社会氛围:与时俱进,革新观念第49-50页
        4.3.3 社会组织:树立榜样,精神辐射第50页
    4.4 发展社会教育,实现雷锋精神的大众化第50-52页
        4.4.1 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内外兼修第51页
        4.4.2 学校教育:培育青年,提升涵养第51-52页
        4.4.3 国民教育:党群参与,和谐共生第52页
    4.5 推动文明融合,实现雷锋精神的国际化第52-54页
        4.5.1 主体性吸纳,走向世界第52-53页
        4.5.2 多方式推广,拓宽渠道第53页
        4.5.3 跨文化交流,弘扬传统第53-54页
    4.6 提升自我认知,实现雷锋精神的稳固化第54-57页
        4.6.1 理想信念:小我与大我第54页
        4.6.2 个人品质:平凡与伟大第54-55页
        4.6.3 社会关系:自我与他人第55页
        4.6.4 人生境界:有限与无限第55-57页
结论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调查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