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固相裂解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金属酞菁概述第10-14页
        1.1.1 酞菁配合物的发展进程第10-11页
        1.1.2 酞菁配合物的结构第11页
        1.1.3 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第11-14页
    1.2 石墨烯概述第14-18页
        1.2.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第14-15页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1.2.3 应用简介第17-18页
    1.3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8-21页
        1.3.1 工作原理第18-19页
        1.3.2 材料种类第19-20页
        1.3.3 主要优势第20-21页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27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材料的表征和形貌表征第24-25页
        2.2.1 X射线衍射(XRD)第24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4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4页
        2.2.4 拉曼光谱(Raman)第24-25页
        2.2.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第25页
    2.3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25-26页
        2.3.1 循环伏安测试第25页
        2.3.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5页
        2.3.3 循环稳定性能测试第25-26页
    2.4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钼酸铵催化剂下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表征第27-40页
    3.1 微波法合成酞菁镍及表征第27-28页
        3.1.1 制备方法及产率第27页
        3.1.2 酞菁镍的表征第27-28页
    3.2 固相裂解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8-31页
        3.2.1 制备方法及收率第28-29页
        3.2.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29-31页
    3.3 固相裂解酞菁镍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条件探索第31-38页
        3.3.1 温度对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1-34页
        3.3.2 酸碱性对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4-35页
        3.3.3 镍含量对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影响第35-38页
    3.4 总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下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表征第40-49页
    4.1 微波法合成酞菁镍及表征第40-41页
        4.1.1 制备方法及产率第40页
        4.1.2 酞菁镍的表征第40-41页
    4.2 固相裂解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第41-44页
        4.2.1 制备方法及收率第41-42页
        4.2.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2-44页
    4.3 固相裂解酞菁镍制备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条件探索第44-48页
        4.3.1 温度对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影响第44-46页
        4.3.2 酸碱性对制备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影响第46-48页
    4.4 总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49-56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水系电极片的制备及对称性电容器的组装第49-50页
    5.3 含氮石墨烯/碳纳米管/镍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0-54页
        5.3.1 循环伏安测试第50-52页
        5.3.2 循环稳定性分析第52-53页
        5.3.3 恒流充放电分析第53-54页
    5.4 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红石TiO2阵列薄膜的制备、掺杂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铝基复合多层含能薄膜微结构和点火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