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料及辅助物料论文

腈水解酶的固定化及其在制备1-氰基环己基乙酸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1-氰基环己基乙酸简介第12-13页
    1.2 1-氰基环己基乙酸的合成方法第13-14页
        1.2.1 化学合成方法第13页
        1.2.2 化学-酶法合成 1-氰基环己基乙酸第13-14页
    1.3 腈水解酶概述第14-17页
        1.3.1 腈水解酶的来源第14页
        1.3.2 腈水解酶的催化机理第14-15页
        1.3.3 腈水解酶的应用第15-17页
    1.4 腈水解酶的固定化第17-22页
        1.4.1 固定化酶技术第17-18页
        1.4.2 固定化酶方法第18-19页
        1.4.3 固定化酶载体第19-20页
        1.4.4 腈水解酶固定化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5 氧化硅凝胶固定化的研究第21页
        1.4.6 仿生硅化固定化的研究第21-22页
    1.5 腈水解酶全细胞的固定化第22-26页
        1.5.1 固定化细胞发展进程第22-23页
        1.5.2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载体的简介第23页
        1.5.3 固定化细胞方法简介第23-25页
        1.5.4 腈水解酶全细胞固定化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仿生法制备氧化硅载体固定化腈水解酶催化合成1-氰基环己基乙酸的研究第28-44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9-33页
        2.2.1 化学试剂与主要仪器第29页
        2.2.2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第29-30页
        2.2.3 细胞超声破碎第30页
        2.2.4 仿生氧化硅固定化方法第30页
        2.2.5 仿生氧化硅固定化酶的表征第30页
        2.2.6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pH稳定性第30页
        2.2.7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温度稳定性第30页
        2.2.8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储藏稳定性第30-31页
        2.2.9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31页
        2.2.10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活力测定第31页
        2.2.11 固定化酶各参数的测定第31页
        2.2.12 蛋白含量测定第31-33页
        2.2.13 底物和产物的分析方法第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3页
        2.3.1 不同固定化酶载体的筛选第33-34页
        2.3.2 氧化硅固定化酶的表征第34-36页
        2.3.3 固定化酶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6-39页
            2.3.3.1 不同诱导剂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第36页
            2.3.3.2 诱导剂浓度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第36-37页
            2.3.3.3 偏硅酸浓度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第37-38页
            2.3.3.4 添酶量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第38-39页
        2.3.4 固定化酶的催化性质第39-43页
            2.3.4.1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pH稳定性第39-40页
            2.3.4.2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温度稳定性第40-41页
            2.3.4.3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储藏稳定性第41-42页
            2.3.4.4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42-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腈水解酶固定化全细胞第44-56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44-46页
        3.2.1 化学试剂与主要仪器第44-45页
        3.2.2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第45页
        3.2.3 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固定化细胞方法第45页
        3.2.4 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固定化细胞的表征第45页
        3.2.5 SDS-PAGE法蛋白泄漏检测第45页
        3.2.6 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活力检测第45-46页
        3.2.7 底物和产物的分析方法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3.3.1 固定化细胞载体的筛选第46-47页
        3.3.2 固定化细胞制备条件优化第47-53页
            3.3.2.1 聚乙烯亚胺浓度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47-48页
            3.3.2.2 聚乙烯亚胺交联时间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48-49页
            3.3.2.3 戊二醛浓度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49-50页
            3.3.2.4 戊二醛交联时间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50-51页
            3.3.2.5 细胞浓度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51-52页
            3.3.2.6 交联体系pH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52-53页
            3.3.2.7 硅藻土浓度对固定化细胞制备的影响第53页
        3.3.3 固定化腈水解酶全细胞的表征及蛋白检测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固定化腈水解酶全细胞催化性质的研究第56-69页
    4.1 前言第56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56-58页
        4.2.1 化学试剂与主要仪器第56页
        4.2.2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第56-57页
        4.2.3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催化性质第57-58页
        4.2.4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活力检测第58页
        4.2.5 固定化细胞各参数的测定第58页
        4.2.6 底物和产物分析方法第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4.3.1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最适pH及pH稳定性第58-60页
        4.3.2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第60-62页
        4.3.3 不同细胞量对固定化细胞转化的影响第62-63页
        4.3.4 不同底物浓度对固定化细胞转化的影响第63页
        4.3.5 底物浓度和细胞量比例的优化第63-64页
        4.3.6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储藏稳定性第64-65页
        4.3.7 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操作稳定性第65-67页
        4.3.8 2L规模下固定化细胞催化合成 1-氰基环己基乙酸第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69-72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粘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检测与负调控基因abrB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下一篇:水解酶活性探针的构建及其在微生物立体选择性脂肪酶分离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