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结构和框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23-31页 |
2.1 内部控制及其演变 | 第23-24页 |
2.2 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 第24-25页 |
2.2.1 系统论 | 第24页 |
2.2.2 控制论 | 第24-25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2.3 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 第25-26页 |
2.4 行政单位内控规范及其与管理的互通性 | 第26-29页 |
2.5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特征 | 第29-31页 |
第三章 X管理局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 第31-49页 |
3.1 X管理局简介 | 第31-33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31页 |
3.1.2 机构设置 | 第31-33页 |
3.2 X管理局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 第33-37页 |
3.2.1 单位层面 | 第33-35页 |
3.2.2 业务层面 | 第35-37页 |
3.3 X管理局内部控制现状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7-44页 |
3.3.1 原理介绍 | 第37-38页 |
3.3.2 模型构建 | 第38-43页 |
3.3.3 评价结果 | 第43-44页 |
3.4 X管理局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 第44-49页 |
3.4.1 单位内部控制源动力不足 | 第44页 |
3.4.2 对经济活动风险的评估不重视 | 第44-45页 |
3.4.3 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完善 | 第45-46页 |
3.4.4 监督约束弱化 | 第46-49页 |
第四章 X管理局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49-61页 |
4.1 构建思路和步骤 | 第49-50页 |
4.1.1 构建思路 | 第49-50页 |
4.1.2 构建步骤 | 第50页 |
4.2 构建的原则 | 第50-53页 |
4.2.1 全面性原则 | 第50-51页 |
4.2.2 重要性原则 | 第51-52页 |
4.2.3 制衡性原则 | 第52页 |
4.2.4 适应性原则 | 第52-53页 |
4.3 构建成果 | 第53-58页 |
4.3.1 内部控制机制 | 第53页 |
4.3.2 内部控制制度 | 第53-54页 |
4.3.3 内部控制方法 | 第54-55页 |
4.3.4 内部控制措施 | 第55-57页 |
4.3.5 内部控制评价监督 | 第57-58页 |
4.4 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8-61页 |
4.4.1 营造积极的内部控制氛围 | 第58页 |
4.4.2 严格落实风险评估环节 | 第58-59页 |
4.4.3 持续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 第59页 |
4.4.4 持续开展内控评价监督 | 第59页 |
4.4.5 积极借助外部力量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5.2 思考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X管理局内部控制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