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17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研究创新之处第18-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1-30页
    2.1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第21-25页
        2.1.1 邻避设施及其相关概念第21-22页
        2.1.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第22-23页
        2.1.3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第23-24页
        2.1.4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诱因第24-25页
    2.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2.2.1 治理理论第25-26页
        2.2.2 社会冲突理论第26-27页
        2.2.3 集体行动理论第27-28页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现状分析第30-41页
    3.1 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30-34页
        3.1.1 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概况第30-33页
        3.1.2 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第33-34页
    3.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分析第34-40页
        3.2.1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主体及关系分析第34-38页
        3.2.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过程分析第38-39页
        3.2.3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效果分析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构建第41-53页
    4.1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内涵第41-43页
        4.1.1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界定第41-42页
        4.1.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特征第42-43页
    4.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要素分析第43-46页
        4.2.1 协同治理网络的生成基础第43-44页
        4.2.2 协同治理网络的构建原则第44-45页
        4.2.3 协同治理网络的构成要素第45-46页
    4.3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节点与结构分析第46-52页
        4.3.1 协同治理网络的节点位置与作用第46-51页
        4.3.2 协同治理网络的网络关系与结构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网络的运行机制第53-59页
    5.1 改善风险治理机制第53-54页
        5.1.1 引入风险理性培育机制第53页
        5.1.2 完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第53-54页
        5.1.3 强化风险消减管理机制第54页
    5.2 优化决策制定机制第54-57页
        5.2.1 扩大参与主体范围第55页
        5.2.2 丰富政策工具种类第55-56页
        5.2.3 拓宽信息公开渠道第56-57页
    5.3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第57-58页
        5.3.1 建立利益表达机制第57页
        5.3.2 平衡利益分配机制第57-58页
        5.3.3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第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法律视角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