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分析框架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公共服务外包 | 第16-20页 |
2.1.1 公共服务外包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7页 |
2.1.2 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与范围 | 第17-18页 |
2.1.3 公共服务外包的动因与风险 | 第18-19页 |
2.1.4 公共服务外包、公共服务民营化与政府采购 | 第19-20页 |
2.2 政府责任 | 第20-22页 |
2.2.1 目标性责任:公平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第20-21页 |
2.2.2 法律性责任: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 | 第21页 |
2.2.3 市场化责任:竞争性的公共服务外包市场 | 第21-22页 |
2.2.4 社会化责任: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承包主体 | 第22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页 |
2.3.3 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2.4 政府责任实现与公共服务外包的辩证逻辑 | 第23-25页 |
2.4.1 政府责任的实现为公共服务外包提供政治动力 | 第23页 |
2.4.2 公共服务外包为政府责任的实现提供技术动力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实现的现状、困境及原因 | 第25-38页 |
3.1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实现的现状 | 第25-30页 |
3.2 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实现的困境 | 第30-35页 |
3.2.1 公共服务外包价值偏移 | 第30页 |
3.2.2 法律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3.2.3 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缓慢 | 第31-34页 |
3.2.4 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落后 | 第34-35页 |
3.3 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实现困境的原因 | 第35-38页 |
3.3.1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35-36页 |
3.3.2 政府经济职能结构改革不足 | 第36-37页 |
3.3.3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落后 | 第37-38页 |
第4章 政府责任视域下英美公共服务外包经典案例及启示 | 第38-43页 |
4.1 英国公共服务外包经典案例:“公民宪章运动” | 第38-39页 |
4.1.1 英国“公民宪章运动”的内容 | 第38页 |
4.1.2 英国“公民宪章运动”的原则 | 第38-39页 |
4.2 美国公共服务外包经典案例:公共服务“逆向外包” | 第39-41页 |
4.2.1 美国公共服务“逆向外包”的动因 | 第40-41页 |
4.2.2 美国公共服务“逆向外包”的发展 | 第41页 |
4.3 英美公共服务外包实践中政府责任实现的启示 | 第41-43页 |
4.3.1 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现公共服务外包标准化 | 第41-42页 |
4.3.2 提高服务回购能力,发展“公私混合”供给模式 | 第42-43页 |
第5章 我国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责任实现的对策 | 第43-50页 |
5.1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政府目标性责任的实现 | 第43-44页 |
5.1.1 转变行政理念,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43页 |
5.1.2 提高政府服务回购能力,实现公共服务目标理性回归 | 第43-44页 |
5.2 完善法律运行机制,促进政府法律性责任的实现 | 第44-45页 |
5.2.1 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服务外包法律法规 | 第44页 |
5.2.2 规范行政行为,建立问责机制 | 第44-45页 |
5.3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市场化责任的实现 | 第45-48页 |
5.3.1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设置科学高效的合同运行机制 | 第45-47页 |
5.3.2 转变经济职能结构,建立公共服务导向的财政体系 | 第47-48页 |
5.4 加快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政府社会化责任的实现 | 第48-50页 |
5.4.1 放松管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48页 |
5.4.2 多方融资,实现NGO多渠道资金筹集 | 第48-49页 |
5.4.3 加强宣传,提高NGO公众信任度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