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列车车体燃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我国地铁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1.2 地铁列车火灾的危害 | 第10-12页 |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火灾理论研究基础 | 第16-21页 |
2.1 火灾发展的基本过程 | 第16-17页 |
2.2 火灾研究的基础数据 | 第17-19页 |
2.2.1 热释放速率(HRR) | 第17-18页 |
2.2.2 火灾过程中的烟气运动 | 第18-19页 |
2.3 火灾中人员的安全 | 第19-20页 |
2.3.1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 第19页 |
2.3.2 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地铁列车燃烧数值模拟分析 | 第21-28页 |
3.1 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 | 第21-24页 |
3.1.1 Pyrosim软件简介 | 第21页 |
3.1.2 Pyrosim软件原理及应用 | 第21-22页 |
3.1.3 Pyrosim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3.2 列车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3.2.1 地铁车体简介 | 第24-25页 |
3.2.2 参数及边界条件确定 | 第25-26页 |
3.3 火灾工况设定 | 第26-27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8-54页 |
4.1 车厢中部地板着火(25kw/m2) | 第28-34页 |
4.1.1 热释放速率变化 | 第29-31页 |
4.1.2 温度变化 | 第31-33页 |
4.1.3 能见度变化 | 第33页 |
4.1.4 CO浓度变化 | 第33-34页 |
4.2 车厢中部地板着火(50kw/m2) | 第34-40页 |
4.2.1 热释放速率变化 | 第35-37页 |
4.2.2 温度变化 | 第37-38页 |
4.2.3 能见度变化 | 第38-39页 |
4.2.4 CO浓度变化 | 第39-40页 |
4.3 车厢中部座椅着火 | 第40-45页 |
4.3.1 热释放速率变化 | 第40-42页 |
4.3.2 温度变化 | 第42-43页 |
4.3.3 能见度变化 | 第43-44页 |
4.3.4 CO浓度变化 | 第44-45页 |
4.4 车厢顶部灯罩着火 | 第45-51页 |
4.4.1 热释放速率变化 | 第46-48页 |
4.4.2 温度变化 | 第48-49页 |
4.4.3 能见度变化 | 第49-50页 |
4.4.4 CO浓度变化 | 第50-51页 |
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4.5.1 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影响 | 第51-52页 |
4.5.2 不同火源位置的影响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火灾烟气运动危险性分析 | 第54-65页 |
5.1 烟气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 | 第54-56页 |
5.1.1 人员安全疏散的判据 | 第54-55页 |
5.1.2 烟气运动对判据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 列车火灾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 第56-59页 |
5.2.1 危险临界条件的确定 | 第56页 |
5.2.2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 | 第56-59页 |
5.3 列车火灾所需安全疏散时间 | 第59-63页 |
5.3.1 所需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 | 第59页 |
5.3.2 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 | 第59-60页 |
5.3.3 地铁火灾应急疏散演练 | 第60-62页 |
5.3.4 Pathfinder疏散仿真 | 第62-63页 |
5.4 烟气模拟结果与人员疏散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