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GIS的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诸论第11-2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第13-15页
        1.2.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第15-16页
    1.3 旅游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6-20页
        1.3.1 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第17-18页
        1.3.2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第18-19页
        1.3.3 旅游生态安全研究评述第19-20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20-24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旅游生态安全的理论与方法第24-43页
    2.1 旅游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1.1 旅游生态安全概念与本质第24-25页
        2.1.2 旅游生态安全特征第25-26页
        2.1.3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26-27页
    2.2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7-35页
        2.2.1 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2.2.2 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第28-32页
        2.2.3 指标说明第32-35页
    2.3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第35-40页
        2.3.1 层次分析法第35-38页
        2.3.2 德尔菲法第38页
        2.3.4 熵权法第38-39页
        2.3.5 拉格朗日乘子法第39-40页
        2.3.6 线性加权分析法第40页
    2.4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第40-43页
        2.4.1 核密度分析第40-41页
        2.4.2 标准差椭圆分析第41页
        2.4.3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1-42页
        2.4.4 空间计量模型第42-43页
第三章 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综合测度第43-55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43-46页
        3.1.1 自然环境概况第43-44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44页
        3.1.3 旅游发展概况第44-46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46-53页
        3.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46-47页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7-53页
    3.3 旅游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第53-55页
        3.3.1 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算第53页
        3.3.2 旅游生态安全的判别及分级第53-55页
第四章 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演化第55-70页
    4.1 旅游生态安全的总体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第55-63页
        4.1.1 2004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第55-58页
        4.1.2 2009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第58-61页
        4.1.3 2013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第61-63页
    4.2 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分析第63-65页
        4.2.1 不同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的演变类型差异特征第64页
        4.2.2 不同阶段省市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演进态势第64-65页
    4.3 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65-70页
        4.3.1 总体空间集聚态势分析第65页
        4.3.2 局部空间集聚格局演化分析第65-70页
第五章 中国省域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分析第70-85页
    5.1 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效应分析第70-76页
        5.1.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第70-71页
        5.1.2 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效应的验证第71-73页
        5.1.3 旅游生态安全空间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3-76页
    5.2 旅游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分析第76-85页
        5.2.1 要素层障碍因子分析第77-78页
        5.2.2 指标层障碍因子分析第78-85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85-89页
    6.1 讨论第85-86页
    6.2 结论与展望第86-89页
        6.2.1 结论第86-88页
        6.2.2 不足与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垃圾跨域治理中的行政协调--深惠和北基垃圾治理的案例比较
下一篇:手性氧化吲哚衍生物对斑马鱼毒理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