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4-2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4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3、简单评价 | 第19-20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四) 论文的特点与创新 | 第21-23页 |
二、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23-25页 |
1、跨域治理 | 第23-24页 |
2、行政协调 | 第24-25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1、资源依赖理论 | 第25-26页 |
2、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3、协同治理理论 | 第27-29页 |
三、城市垃圾处理的产品属性与跨域治理 | 第29-38页 |
(一) 作为公共事务的城市垃圾处理 | 第29-32页 |
1、城市垃圾处理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第29-30页 |
2、从地方公共事务到区域公共事务 | 第30-32页 |
(二) 城市垃圾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 第32-38页 |
1、垃圾围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困境 | 第32-34页 |
2、跨域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的新突破 | 第34-36页 |
3、行政协调:跨域治理的关键 | 第36-38页 |
四、公民推动的行政协调:深惠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 | 第38-49页 |
(一) 案例背景与概况 | 第38-39页 |
(二) 纠纷中缓慢进展的行政协调分析 | 第39-47页 |
1、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跨域治理中行政协调涉及的现有法律依据 | 第39-40页 |
2、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中参与行政协调的多元治理主体 | 第40-44页 |
3、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中的行政协调平台机构 | 第44-45页 |
4、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中行政协调的方式 | 第45-46页 |
5、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 第46页 |
6、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中的行政协调监督约束机制 | 第46-47页 |
(三) 公民参与在鸭湖垃圾填埋场纠纷案行政协调中的推动作用 | 第47-49页 |
五、政府主导的行政协调:北基垃圾合作治理案 | 第49-59页 |
(一) 案例背景与概况 | 第49-51页 |
(二) 北基垃圾合作治理中的行政协调分析 | 第51-58页 |
1、北基垃圾合作跨域治理中行政协调涉及的现有法律依据 | 第51-52页 |
2、北基垃圾合作治理行政协调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第52-54页 |
3、北基垃圾合作治理中的行政协调平台机构 | 第54页 |
4、北基垃圾合作治理中的行政协调方式 | 第54-55页 |
5、北基垃圾合作治理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6、北基垃圾合作治理中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56-58页 |
(三) 政府在北基垃圾合作治理行政协调中的主导作用 | 第58-59页 |
六、深惠与北基垃圾治理经验比较与问题发现 | 第59-68页 |
(一) 深惠与北基垃圾治理中行政协调的比较分析 | 第59-63页 |
1、法律依据的比较 | 第59-61页 |
2、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程度的对比 | 第61页 |
3、行政协调方式的异同 | 第61-62页 |
4、行政协调平台机构对比 | 第62页 |
5、利益协调机制比较 | 第62-63页 |
6、监督约束机制对比 | 第63页 |
(二) 我国城市垃圾跨域治理行政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 第63-68页 |
1、城市垃圾跨域治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63-64页 |
2、政府主导功能缺失,社会协同不足 | 第64-65页 |
3、行政协调方式单一,行政契约方式应用不足 | 第65页 |
4、正式化的跨区域协调平台机构尚未构建完善 | 第65-66页 |
5、城市垃圾跨域治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不足 | 第66页 |
6、跨域治理行政协调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 第66-68页 |
七、完善我国城市垃圾跨域治理中行政协调的建议 | 第68-76页 |
(一) 明确行政协调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 第68页 |
1、明确上级政府的主导规划作用 | 第68页 |
2、明确地方城市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 | 第68页 |
(二) 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促进社会协同 | 第68-70页 |
1、推动企业参与 | 第69页 |
2、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 | 第69页 |
3、促进公民参与 | 第69-70页 |
(三) 行政协调方式多样化,构建创新性公共合作关系 | 第70页 |
1、行政协调方式需要多样化 | 第70页 |
2、促进行政契约的运用 | 第70页 |
(四) 完善城市垃圾跨域治理行政协调的配套机制 | 第70-76页 |
1、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70-71页 |
2、搭建跨域协调机构,健全互动平台 | 第71-72页 |
3、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第72-73页 |
4、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