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体验经济的来临 | 第12-13页 |
1.1.2 消费方式的改变 | 第13-14页 |
1.2 研究依据 | 第14页 |
1.2.1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 | 第14页 |
1.3 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1.3.1 “苏州古城” | 第14-15页 |
1.3.2 “商业步行街”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体验 | 第19页 |
2.1.2 体验式消费 | 第19-20页 |
2.1.3 空间的体验式消费 | 第20页 |
2.1.4 商业步行街 | 第20-21页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1-26页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2-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体验式消费心理行为及其空间分析 | 第27-34页 |
3.1 体验式消费心理分析 | 第27-28页 |
3.1.1 消费心理需求 | 第27页 |
3.1.2 消费心理过程 | 第27-28页 |
3.2 体验式消费行为分析 | 第28-31页 |
3.2.1 消费行为 | 第28-30页 |
3.2.2 消费行为与空间形态 | 第30-31页 |
3.3 体验式消费心理行为对商业空间的需求 | 第31-33页 |
3.3.1 空间的主题化 | 第31-32页 |
3.3.2 空间组织的人性化 | 第32页 |
3.3.3 空间营造的情境化 | 第32-33页 |
3.3.4 消费者的参与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苏州古城商业步行街体验性调查与案例分析 | 第34-58页 |
4.1 苏州古城商业步行街发展概述 | 第34-35页 |
4.2 苏州新城区商业发展对古城区商业的影响 | 第35-38页 |
4.3 案例调查分析 | 第38-53页 |
4.3.1 与古城环境的融合度调查分析 | 第38-40页 |
4.3.2 主题定位调查分析 | 第40-41页 |
4.3.3 步行空间组织调查分析 | 第41-46页 |
4.3.4 步行空间营造调查分析 | 第46-49页 |
4.3.5 消费者参与度调查分析 | 第49-50页 |
4.3.6 店铺经营空间的体验性调查分析 | 第50-53页 |
4.4 案例总结 | 第53-56页 |
4.4.1 体验的各项内容特性归纳及满意度调查 | 第53-55页 |
4.4.2 优缺点总结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苏州古城体验式商业步行街设计策略 | 第58-78页 |
5.1 融入古城环境的总体定位 | 第58-61页 |
5.1.1 融入古城城市肌理 | 第58-59页 |
5.1.2 整合苏州古城交通网络 | 第59页 |
5.1.3 结合古城可利用历史资源 | 第59-61页 |
5.2 个性彰显的苏州地域主题定位 | 第61-64页 |
5.2.1 主题类型及定位 | 第61页 |
5.2.2 苏州古城商业步行街主题类型分析 | 第61-64页 |
5.3 人性化的步行空间组织 | 第64-67页 |
5.3.1 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 | 第64-65页 |
5.3.2 快慢有致的线路安排 | 第65-66页 |
5.3.3 舒适宜人的的空间尺度 | 第66-67页 |
5.4 情境氛围的步行空间营造 | 第67-70页 |
5.4.1 平面形态的设计 | 第67-68页 |
5.4.2 空间氛围的营造 | 第68-70页 |
5.5 互动参与的辅助元素 | 第70-73页 |
5.5.1 高科技设置 | 第70-71页 |
5.5.2 聚人气活动 | 第71-73页 |
5.6 店铺经营空间的体验性设计 | 第73-77页 |
5.6.1 融入苏州古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 第73-75页 |
5.6.2 人性化的空间组织 | 第75-76页 |
5.6.3 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 | 第76-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苏州古城体验式商业步行街设计实践 | 第78-92页 |
6.1 基地分析 | 第78-80页 |
6.1.1 交通及区位分析 | 第78页 |
6.1.2 用地现状分析 | 第78-80页 |
6.2 主题概念生成 | 第80-81页 |
6.3 步行空间组织 | 第81-86页 |
6.3.1 规划结构 | 第81-83页 |
6.3.2 内外流线组织 | 第83页 |
6.3.3 街道空间快慢区域划分分析 | 第83-85页 |
6.3.4 尺度、比例分析 | 第85-86页 |
6.4 步行空间营造 | 第86-91页 |
6.4.1 街道平面形态 | 第86-87页 |
6.4.2 街道空间界面设计 | 第87页 |
6.4.3 景观节点设计 | 第87-9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图表目录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 第101-115页 |
附录一:苏州古城商业步行街体验性调查问卷 | 第101-106页 |
附录二:苏州古城商业步行街体验性调查报告 | 第106-115页 |
作者简历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