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婚姻习俗的教育意义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 2 迤沙拉婚姻习俗的背景 | 第13-20页 |
| 2.1 迤沙拉村的概况 | 第13-15页 |
| 2.2 迤沙拉村的俚濮文化概述 | 第15-20页 |
| 3 迤沙拉婚姻习俗的内容 | 第20-30页 |
| 3.1 订婚习俗——婚姻缔结的准备阶段 | 第20-23页 |
| 3.2 婚礼仪式习俗——婚姻缔结的重要阶段 | 第23-28页 |
| 3.3“回门”习俗——婚姻缔结的结尾阶段 | 第28-30页 |
| 4 迤沙拉婚姻习俗的内在教育意义 | 第30-42页 |
| 4.1 婚礼仪式即社会课堂 | 第30-33页 |
| 4.2 族群认同感教育——归属感 | 第33-36页 |
| 4.3 家庭婚姻观教育——相互尊重 | 第36-42页 |
| 5 迤沙拉婚姻习俗的外在教育意义 | 第42-47页 |
| 5.1 现代社会意义——从忽略到重视 | 第42-43页 |
| 5.2 个体发展意义——从断代到传承 | 第43-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
| 附录一:田野考察地点示意图 | 第52-53页 |
|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 | 第53-54页 |
| 附录三:田野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