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深厚软土地基的特殊性 | 第13页 |
1.3 桩-网复合地基的应用与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桩-网复合地基工程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2 桩-网结构加固软弱土地基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桩-网复合地基的计算理论 | 第22-46页 |
2.1 各国规范的比较 | 第22-28页 |
2.1.1 BS8006规程 | 第22-23页 |
2.1.2 Nordic手册 | 第23-24页 |
2.1.3 日本细则 | 第24-25页 |
2.1.4 DBGEO规范 | 第25-26页 |
2.1.5 分析比较 | 第26-28页 |
2.2 网结构下土体应力计算 | 第28-35页 |
2.2.1 网结构的挠度变形方程 | 第28-32页 |
2.2.2 地基反力的计算 | 第32-35页 |
2.3 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35-45页 |
2.3.1 理论假设 | 第35-38页 |
2.3.2 基本方程 | 第38-42页 |
2.3.3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42-43页 |
2.3.4 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实例 | 第43-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倾斜基底深厚软土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 | 第46-81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第46页 |
3.3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的相似性 | 第46-53页 |
3.3.1 模拟半无限体的自重应力 | 第46-47页 |
3.3.2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47-48页 |
3.3.3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固结过程的相似理论 | 第48-50页 |
3.3.4 量纲分析方法 | 第50页 |
3.3.5 土工离心机试验相似常数的确定 | 第50-53页 |
3.3.6 相似性综述 | 第53页 |
3.4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 第53-56页 |
3.4.1 离心机启动误差与制动误差 | 第53页 |
3.4.2 土工离心机力场 | 第53-54页 |
3.4.3 边界效应 | 第54-55页 |
3.4.4 粒径效应 | 第55-56页 |
3.5 土工离心机试验设备 | 第56-57页 |
3.6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设计 | 第57-81页 |
3.6.1 工程背景 | 第57-59页 |
3.6.2 土工离心机试验模型介绍 | 第59-67页 |
3.6.3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方案 | 第67-72页 |
3.6.4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过程 | 第72-81页 |
第4章 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81-108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预固结处理 | 第81-83页 |
4.3 孔隙水压力 | 第83-85页 |
4.4 侧向土压力 | 第85-96页 |
4.5 饱和软黏土的流动性 | 第96-97页 |
4.6 桩-网结构变形对比分析 | 第97-102页 |
4.6.1 桩体变形对比分析 | 第97-101页 |
4.6.2 网结构变形与破坏对比分析 | 第101-102页 |
4.7 路堤变形对比分析 | 第102-106页 |
4.7.1 路堤竖向变形对比分析 | 第103-105页 |
4.7.2 路堤水平变形对比分析 | 第105-10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08-111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展望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