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论文

组合式凸轮轴扩管联接及疲劳寿命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凸轮轴及其制造技术概述第13-16页
        1.2.1 凸轮轴工作状态第13-14页
        1.2.2 传统一体式凸轮轴制造技术第14-15页
        1.2.3 组合式凸轮轴制造技术及优势第15-16页
    1.3 组合式凸轮轴的联接与失效第16-21页
        1.3.1 组合式凸轮轴主要联接方法第16-19页
        1.3.2 联接技术要求及失效第19-20页
        1.3.3 组合式凸轮轴的失效形式第20-21页
    1.4 组合式凸轮轴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1-24页
        1.4.1 组合式凸轮轴扩管联接工艺及设备第21-22页
        1.4.2 焊接法和过盈联接法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3 其他联接方法研究第23-24页
    1.5 凸轮轴强度与寿命分析发展现状第24-26页
        1.5.1 凸轮轴静强度研究现状第24页
        1.5.2 凸轮轴疲劳寿命分析发展现状第24-26页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组合式凸轮轴疲劳分析基础理论第28-44页
    2.1 疲劳概述第28-34页
        2.1.1 疲劳问题的研究第29-30页
        2.1.2 疲劳的分类第30-31页
        2.1.3 疲劳破坏与静力破坏的区别第31-32页
        2.1.4 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第32-34页
    2.2 疲劳寿命的设计第34-36页
        2.2.1 传统疲劳寿命分析第34-35页
        2.2.2 一体化疲劳寿命分析第35-36页
    2.3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第36-38页
        2.3.1 名义应力法(S-N方法)第36-37页
        2.3.2 局部应力应变方法第37页
        2.3.3 裂纹扩展寿命方法第37-38页
    2.4 疲劳损伤理论第38-41页
        2.4.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39页
        2.4.2 修正的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39-41页
        2.4.3 其它理论第41页
    2.5 凸轮轴负载扭矩及联接质量问题分析第41-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钢球扩管联接有限元模拟第44-60页
    3.1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第44页
    3.2 有限元建模及关键技术处理第44-48页
        3.2.1 模型建立第45-46页
        3.2.2 材料性能参数第46-47页
        3.2.3 接触方式第47页
        3.2.4 摩擦处理第47-48页
        3.2.5 边界约束和载荷的施加第48页
    3.3 扩径装配模拟结果分析第48-52页
        3.3.1 等效应力第48-50页
        3.3.2 轴管变形第50-51页
        3.3.3 凸轮和轴管接触压力第51-52页
    3.4 主要工艺参数对扩径过程的影响第52-59页
        3.4.1 材料选择及匹配的影响第53-55页
        3.4.2 钢球过盈量的影响第55-57页
        3.4.3 初始间隙的影响第57-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组合式凸轮轴静力扭转分析第60-74页
    4.1 扭转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0-61页
    4.2 组合式凸轮轴扭转分析第61-64页
    4.3 主要工艺参数对承扭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4.3.1 材料选择及匹配的影响第64-65页
        4.3.2 钢球过盈量的影响第65页
        4.3.3 初始间隙的影响第65-66页
    4.4 扩径联接和扭转实验第66-68页
    4.5 组合式凸轮轴的失效分析第68-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组合式凸轮轴疲劳分析第74-90页
    5.1 疲劳寿命分析准备第74-80页
        5.1.1 疲劳分析的一般流程第74-75页
        5.1.2 有限元分析准备第75页
        5.1.3 疲劳方法的选取第75-76页
        5.1.4 疲劳分析优化第76-80页
        5.1.5 载荷的处理第80页
    5.2 疲劳寿命分析结果第80-81页
    5.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81-85页
        5.3.1 材料选择及匹配的影响第81-82页
        5.3.2 钢球过盈量的影响第82-84页
        5.3.3 初始间隙的影响第84-85页
    5.4 组合式凸轮轴微动疲劳的提出第85-88页
        5.4.1 微动疲劳概述第85-86页
        5.4.2 球体扩径组合式凸轮轴的微动分析第86-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结论第90-91页
    6.2 今后工作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圆弧短筒谐波减速器设计
下一篇:一种新型3-PUU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