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序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9-27页 |
2.1 精益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 | 第19-21页 |
2.2 精益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2.3 精益生产的工具简介 | 第23-25页 |
2.4 推广精益生产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3章 DP公司308项目的现状分析 | 第27-42页 |
3.1 DP公司的基本状况与主要产品特点 | 第27-29页 |
3.1.1 企业概况 | 第27-28页 |
3.1.2 公司产品简介 | 第28-29页 |
3.2 DP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3 DP公司烟台分公司生产系统现状分析 | 第31-38页 |
3.3.1 DP公司烟台分公司308项目的生产流程 | 第31-32页 |
3.3.2 生产布局与生产组织形式 | 第32-33页 |
3.3.3 308项目生产流程程序表 | 第33-35页 |
3.3.4 308项目物流图 | 第35页 |
3.3.5 308项目生产线平衡表 | 第35-37页 |
3.3.6 308项目导线在制品库存现状 | 第37-38页 |
3.4 DP公司308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3.5 DP公司308项目问题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第4章 DP公司308项目主要改善方案的详细设计 | 第42-61页 |
4.1 DP公司308项目改进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4.1.1 改进的目标 | 第42页 |
4.1.2 改进方案的整体框架 | 第42-43页 |
4.2 308项目生产组织形式与布局改进设计 | 第43-46页 |
4.3 快速换模方法设计 | 第46-51页 |
4.3.1 308项目快速换模背景介绍 | 第47页 |
4.3.2 308项目快速换模的分析与改进过程 | 第47-51页 |
4.3.3 308项目快速换实施成果预估 | 第51页 |
4.4 308项目工位优化 | 第51-59页 |
4.4.1 利用诱导系统进行插接端子工位优化 | 第51-54页 |
4.4.2 利用生产线平衡进行工位优化 | 第54-58页 |
4.4.3 利用AGV技术进行物流工位优化 | 第58-59页 |
4.5 改进方案的评价 | 第59-61页 |
第5章 DP公司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研究 | 第61-69页 |
5.1 组织架构与制度改进 | 第61-62页 |
5.2 建立精益考核方法 | 第62-64页 |
5.2.1 建立KPI管理制度 | 第62-63页 |
5.2.2 建立OS(operation system)考核制度 | 第63-64页 |
5.3 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 第64-66页 |
5.3.1 物质激励机制的改进 | 第65页 |
5.3.2 精神激励机制的改进 | 第65-66页 |
5.4 形成精益企业文化 | 第66-69页 |
5.4.1 建立了提议改善机制和改善执行的制度化 | 第67-68页 |
5.4.2 精益生产融入企业文化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9-7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