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某纯电动卡车电池组热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电动汽车的分类第9-12页
        1.2.1 混合动力汽车第9-10页
        1.2.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第10-11页
        1.2.3 纯电动汽车第11-12页
    1.3 国内外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状态第12-14页
        1.3.1 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第12-13页
        1.3.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第13-14页
    1.4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发展第14-15页
    1.5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分析第16-21页
    2.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结构特性第16-17页
    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7页
    2.3 锂离子电池生热和传热机理第17-20页
        2.3.1 锂离子动力电池生热特性分析第17-19页
        2.3.2 锂离子动力电池传热特性分析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纯电动卡车循环工况电池组生热特性仿真分析第21-29页
    3.1 整车技术参数第21-22页
    3.2 电机参数的确定第22-23页
    3.3 基于ADVISOR的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3-26页
        3.3.1 ADVISOR软件介绍第23页
        3.3.2 车辆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3-26页
    3.4 纯电动汽车循环工况电池组生热特性第26-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4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热仿真分析第29-47页
    4.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第30-35页
        4.1.1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控制方程第30-32页
        4.1.2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步骤第32-35页
    4.2 仿真软件介绍第35-36页
        4.2.1 HyperMesh软件介绍第35-36页
        4.2.2 STAR-CCM+软件介绍第36页
    4.3 单体锂电池传热的基本理论第36-37页
    4.4 锂离子电池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4.4.1 电池的结构和基本参数第37-38页
        4.4.2 锂离子电池单体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4.4.3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9页
    4.5 电池仿真参数的确定第39-40页
    4.6 仿真分析第40-46页
        4.6.1 不同放电倍率对电池温升的影响第40-43页
        4.6.2 不同环境温度对电池温升的影响第43-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CFD分析及实验验证第47-61页
    5.1 动力电池组冷却方式第47-48页
    5.2 动力电池组散热系统建模第48-56页
        5.2.1 建立电池箱流固耦合模型第48-51页
        5.2.2 湍流模型的选择第51-52页
        5.2.3 网格划分和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的设置第52-56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8页
    5.4 实验验证第58-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全文总结第61页
    6.2 研究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4GHz汽车防撞雷达天馈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DP公司308项目生产系统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