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结构动力屈曲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动力屈曲问题的应力波效应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应力波理论 | 第16-25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本构关系 | 第16页 |
2.3 波动方程 | 第16-17页 |
2.4 能量方法 | 第17-18页 |
2.5 波动方程的通解 | 第18页 |
2.6 基本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18-20页 |
2.7 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 | 第20-22页 |
2.8 弹塑性加载波 | 第22-23页 |
2.9 应力波的几何弥散效应 | 第23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结构动力屈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25-36页 |
3.1 概述 | 第25页 |
3.2 中心差分法 | 第25-26页 |
3.3 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程序算法基础 | 第26-30页 |
3.3.1 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3.3.2 空间单元的离散 | 第28-29页 |
3.3.3 非线性动力方程解法 | 第29-30页 |
3.3.4 临界时间步长的确定 | 第30页 |
3.4 有限元方法解决冲击动力问题实例 | 第30-35页 |
3.4.1 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3.4.2 冲击载荷的施加 | 第31-32页 |
3.4.3 求解控制 | 第32页 |
3.4.4 结果查看与分析 | 第32-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弹性组合壳结构动力屈曲数值分析 | 第36-56页 |
4.1 概述 | 第36页 |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4.3 不同载荷下结构动力屈曲变形 | 第37-39页 |
4.4 屈曲过程分析 | 第39-54页 |
4.4.1 模态分析 | 第39-40页 |
4.4.2 节点位移分析 | 第40-44页 |
4.4.3 母线上位移分析 | 第44-49页 |
4.4.4 固定端反作用力分析 | 第49-51页 |
4.4.5 惯性效应分析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弹塑性组合壳结构动力屈曲数值分析 | 第56-77页 |
5.1 概述 | 第56页 |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6页 |
5.3 弹塑性屈曲过程分析 | 第56-66页 |
5.3.1 模态分析 | 第56-57页 |
5.3.2 节点位移分析 | 第57-60页 |
5.3.3 母线上的位移分析 | 第60-63页 |
5.3.4 固定端反作用力分析 | 第63-64页 |
5.3.5 惯性效应分析 | 第64-66页 |
5.4 不同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66-71页 |
5.4.1 载荷峰值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2 几何条件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3 切线模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5.4.4 屈服强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5.5 弹性组合壳与弹塑性组合壳冲击屈曲对比分析 | 第71-76页 |
5.5.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71页 |
5.5.2 节点位移对比分析 | 第71-74页 |
5.5.3 作用力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5.5.4 径向位移最大值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