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生物信息论论文

基于网络拓扑的蛋白质互作预测及相关内容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背景意义第14-17页
    1.2 蛋白质互作数据基础第17-21页
        1.2.1 基于生物学实验方法获取蛋白质互作第17-18页
        1.2.2 蛋白质互作数据库第18-20页
        1.2.3 其它数据库第20-21页
    1.3 蛋白质互作预测和评估的计算方法第21-24页
        1.3.1 基因组信息推导蛋白质互作第21-22页
        1.3.2 蛋白质结构信息推导蛋白质互作第22-23页
        1.3.3 基于生物学相关信息预测蛋白质互作第23-24页
    1.4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疾病研究现状第24-29页
        1.4.1 疾病蛋白质网络属性第25-26页
        1.4.2 疾病模块分析第26-27页
        1.4.3 疾病蛋白质预测分析第27-28页
        1.4.4 预测疾病蛋白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1.5.1 课题来源第29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第29-32页
第2章 基于宽进严出策略的蛋白质互作预测框架第32-48页
    2.1 引言第32-34页
    2.2 蛋白质互作网络第34-40页
        2.2.1 蛋白质互作网络表示第34-35页
        2.2.2 若干网络拓扑属性第35-38页
        2.2.3 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模块第38-40页
    2.3 蛋白质互作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分级第40-42页
    2.4 两种获取可靠预测模式第42-43页
    2.5 宽进严出预测框架模型第43-44页
    2.6 宽进严出模型使用原则第44-46页
    2.7 预测结果的评估第46-47页
        2.7.1 基于金标准的统计评估方法第46-47页
        2.7.2 基于其它数据集评估预测互作第47页
    2.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基于宽进严出模型的蛋白质互作预测第48-68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基于标准的宽进严出模型的蛋白质互作预测第49-54页
        3.2.1 整体流程介绍第49-50页
        3.2.2 宽进产生预测候选集第50-52页
        3.2.3 严出评估预测候选集第52-54页
    3.3 基于简化的宽进严出模型的蛋白质互作预测第54-58页
        3.3.1 挑选参与互作预测的团第55页
        3.3.2 基于团的差一边法预测蛋白质互作第55-56页
        3.3.3 基因本体论修正预测的互作第56-57页
        3.3.4 基于预测互作产生团第57-58页
    3.4 标准预测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8-62页
        3.4.1 多种特征的蛋白质互作数据集第58页
        3.4.2 预测方法计算性能评估第58-59页
        3.4.3 基于金标准的预测统计评估第59页
        3.4.4 基于已知数据集的预测评估第59-60页
        3.4.5 噪声条件下的健壮性评估第60-61页
        3.4.6 评估方法兼容互补性分析第61-62页
    3.5 简化预测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第62-67页
        3.5.1 蛋白质互作网络以及预测集合第62页
        3.5.2 基于金标准的预测统计评估第62-63页
        3.5.3 Bio GRID数据集评估第63-64页
        3.5.4 与其它方法的性能比较第64-65页
        3.5.5 CORE和ALL集合的相交性第65-66页
        3.5.6 预测互作扩展团的评估第66-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基于蛋白质复合物预测蛋白质互作第68-83页
    4.1 前言第68-70页
    4.2 基于蛋白质复合物的互作预测方法第70-76页
        4.2.1 蛋白质复合物发现算法第70-71页
        4.2.2 基于桥分割预测互作算法第71-73页
        4.2.3 基于自适应k核预测互作算法第73-75页
        4.2.4 特定情况下的自适应k核算法改进第75页
        4.2.5 基于子网预测蛋白质互作第75-76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76-81页
        4.3.1 桥分割预测互作算法评估第77页
        4.3.2 自适应k核算法预测互作评估第77-79页
        4.3.3 预测互作的互补性第79-80页
        4.3.4 预测互作与蛋白质复合物的关联第80-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基于候选集竞争确定网络中的潜在团第83-97页
    5.1 前言第83-85页
    5.2 基于候选集合竞争的团扩展方法第85-89页
        5.2.1 挖掘潜在团的框架第85-86页
        5.2.2 基于候选集合竞争第86-88页
        5.2.3 基于候选集合竞争的算法第88-89页
        5.2.4 确定最终的团第89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89-92页
        5.3.1 相差边数阈值t对算法CC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5.3.2 潜在团的可靠性评估第90-91页
        5.3.3 与其它方法的对比实验第91-92页
    5.4 潜在团与复合物的关联第92-94页
    5.5 潜在团与疾病的关联第94-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蛋白质网络中基于团骨架预测致病蛋白质第97-117页
    6.1 前言第97-98页
    6.2 基于团的致病蛋白质预测第98-102页
        6.2.1 挖掘并扩展网络中的团第99-101页
        6.2.2 基于统计显著性确定疾病相关的团第101-102页
        6.2.3 用基因本体论注释为预测的致病蛋白质评分第102页
    6.3 实验涉及数据及验证第102-104页
        6.3.1 蛋白质互作网络第103页
        6.3.2 已知疾病标识数据集第103页
        6.3.3 预测结果验证数据集第103-104页
    6.4 实验结果分析第104-114页
        6.4.1 不同互作数量的蛋白质网络对于方法性能的影响第104-105页
        6.4.2 对于预测的致病蛋白质的评估第105-106页
        6.4.3 在缺少致病蛋白质注释情况下的性能评估第106-107页
        6.4.4 团扩展和基因本体论评分的预测提升第107-108页
        6.4.5 预测的致病蛋白质的疾病分类第108-110页
        6.4.6 预测的疾病蛋白质的表型相似性第110-112页
        6.4.7 预测的致病蛋白质有助于研究复杂疾病第112-114页
    6.5 结果讨论第114-115页
    6.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外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量子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