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生物质导电炭强制放电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基础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绪论第23-5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23页
    1.2 VOCs污染物的危害第23-26页
    1.3 VOCs污染物的排放现状及排放标准和政策第26-35页
        1.3.1 排放现状第26-28页
        1.3.2 排放标准和减排政策第28-33页
        1.3.3 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主要工业源及排放标准第33-35页
    1.4 VOCs控制技术概论第35-43页
        1.4.1 传统VOCs控制技术第35-38页
        1.4.2 低温等离子体控制技术第38-39页
        1.4.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吸附技术相结合第39-43页
    1.5 生物质导电炭第43-49页
        1.5.1 导电炭的导电特性形成机理第44-45页
        1.5.2 生物质导电炭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第45-48页
        1.5.3 生物质导电炭的应用第48-49页
    1.6 强制放电第49-51页
        1.6.1 强制放电概述第49-50页
        1.6.2 导电颗粒触发的放电机理第50-51页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51-55页
2 实验系统和方法第55-75页
    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第55-56页
    2.2 生物质导电炭制备方法及装置第56-61页
        2.2.1 生物质导电炭制备过程第56-59页
        2.2.2 CO_2活化对生物质导电炭的导电性的影响第59-61页
    2.3 放电降解装置第61-68页
        2.3.1 放电降解反应器的改进过程第61-66页
        2.3.2 放电降解反应器和实验系统第66-68页
    2.4 分析测试方法第68-75页
        2.4.1 炭材料的表征第68-70页
        2.4.2 电学信号测试第70-71页
        2.4.3 热分析仪器第71-72页
        2.4.4 气体分析仪器第72-73页
        2.4.5 放电过程中导电炭温度的测量第73-75页
3 生物质导电炭流态化放电的放电特性及机制第75-106页
    3.1 引言第75页
    3.2 实验方法第75-76页
    3.3 电压电流波形及放电现象第76-77页
    3.4 放电功率第77-82页
        3.4.1 气体流量的影响第77-80页
        3.4.2 导电炭导电性的影响第80-81页
        3.4.3 O_2浓度的影响第81-82页
    3.5 导电炭流化态放电形成机制第82-93页
        3.5.1 实验方法第82-84页
        3.5.2 放电形态第84-85页
        3.5.3 放电与颗粒浓度之间的关系第85-91页
        3.5.4 放电与气泡形成的关系第91-93页
    3.6 分散的导电颗粒对高压电场的影响规律与颗粒间放电形成过程第93-104页
        3.6.1 导电颗粒对电场的畸变作用第94-100页
        3.6.2 导电颗粒之间的电场相互影响第100-102页
        3.6.3 导电炭流态化放电的发展过程第102-104页
    3.7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4 生物质导电炭对VOCs的吸附和脱附特性第106-115页
    4.1 引言第106页
    4.2 实验方法第106-107页
    4.3 导电炭对甲苯和丙酮的吸附特性第107-111页
    4.4 吸附VOCs后导电炭的甲苯脱附特性第111-113页
        4.4.1 吸附VOCs后导电炭的热重分析第111-112页
        4.4.2 吸附甲苯导电炭的流态化热脱附和放电脱附规律第112-113页
    4.5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5 导电炭流态化强制放电VOCs降解特性研究第115-124页
    5.1 引言第115页
    5.2 实验方法第115-116页
    5.3 导电炭流态化强制放电降解甲苯第116-119页
        5.3.1 氧气浓度的影响第116-117页
        5.3.2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117-118页
        5.3.3 导电炭的导电性的影响第118-119页
    5.4 导电炭流态化强制放电降解丙酮第119页
    5.5 导电炭流态化强制放电降解二元VOCs(丙酮和甲苯)第119-121页
    5.6 导电炭放电过程中的损耗规律第121-122页
    5.7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6 导电炭先吸附后放电脱除VOCs和导电炭再生性能研究第124-140页
    6.1 引言第124页
    6.2 实验方法第124-125页
    6.3 先吸附后降解甲苯影响因素第125-137页
        6.3.1 不同甲苯吸附量的影响第125-128页
        6.3.2 不同放电功率的影响第128-129页
        6.3.3 导电炭的性质变化规律第129-130页
        6.3.4 外部冷却的影响第130-134页
        6.3.5 气体反应产物分析第134-137页
    6.4 先吸附后降解丙酮规律第137-138页
    6.5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7 导电炭吸附放电脱除VOCs系统方案设计和应用分析第140-146页
    7.1 引言第140页
    7.2 导电炭吸附放电脱除VOCs系统方案的设计第140-144页
        7.2.1 应用方案第140-142页
        7.2.2 经济性分析第142-144页
    7.3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8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146-149页
    8.1 全文总结第146-148页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48页
    8.3 研究工作展望第148-149页
附录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作者简介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周期结构理论的隧道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模具平台下多企业制造资源共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