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1页 |
1.1. 自由基简介 | 第8-11页 |
1.1.1. 生物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与危害 | 第8-10页 |
1.1.2. 自由基的清除 | 第10-11页 |
1.2. 超氧化物歧化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简介 | 第11页 |
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类及分布 | 第11-12页 |
1.2.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 第12-13页 |
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美拉德反应概述 | 第14-16页 |
1.3.1. 美拉德反应简介 | 第14-15页 |
1.3.2. 美拉德反应机理 | 第15页 |
1.3.3.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纳米技术简介 | 第16-17页 |
1.4.1. 药物与纳米技术 | 第16-17页 |
1.4.2. 纳米蛋白的制备 | 第17页 |
1.4.3. 药物纳米颗粒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课题的意义、创新特色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5.1. 本课题的意义及创新特色 | 第17-18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 实验流程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用蛋白、细胞株 | 第21页 |
2.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1-22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常用溶液配方 | 第23-26页 |
2.4.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6-43页 |
2.4.1. 美拉德反应制备G-SOD及表征 | 第26-35页 |
2.4.2. 响应面法优化G-SOD制备条件 | 第35-37页 |
2.4.3. G-SOD胃肠稳定性表征 | 第37-38页 |
2.4.4. 细胞实验 | 第38-4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3-83页 |
3.1. 美拉德反应对SOD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3.1.1. SOD原始酶活力测定 | 第43页 |
3.1.2. 美拉德反应对SOD聚体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1.3. 美拉德反应对SOD酶活力的影响 | 第44-46页 |
3.1.4. 小结 | 第46页 |
3.2. 美拉德反应制备G-SOD初步鉴定与表征 | 第46-51页 |
3.2.1. 纳米SOD的发现 | 第47页 |
3.2.2. 铜离子含量检测 | 第47-48页 |
3.2.3. 纳米颗粒形貌观察 | 第48-49页 |
3.2.4. 纳米颗粒保存稳定性 | 第49-51页 |
3.2.5. 小结 | 第51页 |
3.3. 响应面优化G-SOD的制备条件 | 第51-72页 |
3.3.1. 单因素试验 | 第51-62页 |
3.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2-71页 |
3.3.3. 小结 | 第71-72页 |
3.4. 优化后G-SOD稳定性研究 | 第72-75页 |
3.4.1. G-SOD对PH的稳定性研究 | 第72-73页 |
3.4.2. G-SOD对胃蛋白酶的稳定性研究 | 第73-74页 |
3.4.3. G-SOD保存稳定性 | 第74-75页 |
3.4.4. 小结 | 第75页 |
3.5. G-SOD的细胞生物效应 | 第75-83页 |
3.5.1. CCK-8法测定SOD对NR8383细胞增殖影响 | 第76-77页 |
3.5.2. SOD对NR8383胞内SOD活力的影响 | 第77-78页 |
3.5.3. MTT法检测SOD对Hep-G2的毒性作用 | 第78-79页 |
3.5.4. G-SOD对百草枯刺激的Hep-G2的影响 | 第79-82页 |
3.5.5. 小结 | 第82-8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3-87页 |
总结 | 第83-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