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2 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3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投资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1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2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种类 | 第22-23页 |
2.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产出效应分析 | 第23-29页 |
2.3.1 城市公共品理论及其外部性 | 第23-24页 |
2.3.2 城市轨道投资的产出效应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9-39页 |
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3.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达到新高潮 | 第29-31页 |
3.1.2 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速度持续加快 | 第31-32页 |
3.1.3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点多面广 | 第32-34页 |
3.1.4 线路形式以地铁为主 | 第34-35页 |
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2.1 投资模式比较单一 | 第35-36页 |
3.2.2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 | 第36页 |
3.2.3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政府监管不到位 | 第36-37页 |
3.2.4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率评价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 第39-45页 |
4.1 DEA交叉效率模型的提出及其求解 | 第39-42页 |
4.1.1 经典DEA模型的局限 | 第39-40页 |
4.1.2 DEA交叉效率模型构建及其解法 | 第40-42页 |
4.2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2-45页 |
4.2.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2-43页 |
4.2.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45-55页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 | 第45页 |
5.2 我国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设施投资效率的总体分析 | 第45-49页 |
5.2.1 数据分析工具 | 第45页 |
5.2.2 指标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5-46页 |
5.2.3 投入产出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 第46-47页 |
5.2.4 DEA交叉效率模型的测算结果 | 第47-49页 |
5.3 我国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资效率差异分析 | 第49-52页 |
5.3.1 35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资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第49-51页 |
5.3.2 35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资效率个体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5.4 35个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率的聚类分析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