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斩》中多媒体注释对英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二、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三、英语词汇习得软件中多媒体注释的效果研究的缺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一、优化词汇习得软件设计 | 第12页 |
二、促进英语课堂词汇教学 | 第12-13页 |
三、拓宽多媒体注释研究领域 | 第13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 第14-15页 |
一、多媒体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优势 | 第15页 |
第二节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 第15-19页 |
一、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二、第二语言词汇学习方法和手段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第二语言词汇注释模式 | 第19-20页 |
一、传统的第二语言词汇注释模式 | 第19-20页 |
二、第二语言词汇多媒体注释模式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第一节 记忆理论 | 第22-24页 |
一、瞬时记忆 | 第22-23页 |
二、短时记忆 | 第23页 |
三、长时记忆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第24-27页 |
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中的三个假设 | 第25-26页 |
二、多媒体环境里认知生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词汇习得软件《百词斩》中的多媒体注释模式 | 第28-37页 |
第一节 《百词斩》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百词斩》中的多媒体注释模式 | 第29-36页 |
一、《百词斩》中的文本注释模式 | 第29-33页 |
二、《百词斩》中的图片注释模式 | 第33-34页 |
三、《百词斩》中的音频注释模式 | 第34-35页 |
四、《百词斩》中的视频注释模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实验对象 | 第37-41页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第41-45页 |
一、教学设计 | 第41-42页 |
二、测试设计 | 第42-43页 |
三、问卷设计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第45-47页 |
第四节 实验数据与数据分析 | 第47-50页 |
一、前测数据与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二、后测数据与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三、对多媒体注释的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49-50页 |
四、个人访谈分析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1-53页 |
一、词汇测试结论 | 第51-53页 |
二、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结论 | 第5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 | 第53-55页 |
一、指导词汇习得软件开发 | 第54页 |
二、改善英语课堂词汇教学 | 第54-55页 |
三、拓展多媒体注释研究载体 | 第55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5-56页 |
第四节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