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17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11-16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及方法第17-18页
        一、研究目的第17页
        二、研究思路第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8-19页
        一、研究重点第18页
        二、研究难点第18页
        三、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43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9-21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19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第19-21页
        三、认同第21页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种类第21-43页
        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第21-29页
        二、“理论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第29-36页
        三、“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第36-43页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第43-47页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比较第43-44页
        一、传统教学模式相对统一第43页
        二、多元立体教学模式更加丰富第43-44页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比较第44-45页
        一、传统教学模式形式相对单一第44页
        二、多元立体教学模式形式更加多样第44-45页
    第三节 教学载体的比较第45页
        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第45页
        二、多元立体教学模式增加了网络和实践第45页
    第四节 考核方式的比较第45-47页
        一、传统教学模式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第45-46页
        二、多元立体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第46-47页
第四章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的分析第47-64页
    第一节 调查的总体概况第47-49页
        一、调查目的第47页
        二、调查方法第47-48页
        三、样本概况第48-49页
    第二节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的现状分析第49-56页
        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类型认同状况第49-51页
        二、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组织和实施的认同状况第51-55页
        三、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认同状况第55-56页
    第三节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的原因分析第56-59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不合理第56-57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更多挑战,难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第57-58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教学载体相对滞后第58页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亟待整合第58-59页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第59页
    第四节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9-64页
        一、教学内容第60页
        二、教师素养第60页
        三、教学方法第60-61页
        四、教学载体第61页
        五、课程设置第61-62页
        六、评价体系第62页
        七、学生个人因素第62-64页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的路径选择第64-77页
    第一节 完善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以达到网络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64-66页
        一、实现网络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第64-65页
        二、正确把握网络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自的侧重点第65页
        三、科学量化网络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比重的分配第65-66页
    第二节 重视教学载体的建设以强化教学手段,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66-68页
        一、重视文化载体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第66页
        二、重视活动载体建设,开展实践活动第66-67页
        三、重视网络载体建设,优化网络平台第67-68页
    第三节 健全保障机制以实现教学有序开展,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68-70页
        一、各方协同合作,提供思想保障第68-69页
        二、优化教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第69页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供物质保障第69-70页
    第四节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70-72页
        一、在网络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第70-71页
        二、在理论教学中,提升教师的课堂知识水平第71页
        三、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师的组织能力第71-72页
    第五节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目标的科学管理,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72-74页
        一、期末测评与平时测评相结合第72页
        二、理论测评与实践测评相结合第72-73页
        三、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第73页
        四、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第73-74页
        五、高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第74页
    第六节 优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对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认同第74-77页
        一、加强“一法为主,多法渗透”的教学方法第74-75页
        二、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75-76页
        三、在专题理论教学中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第76-77页
结束语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A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研究调查问卷第82-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宅”现象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社会支持对公务员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公务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