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希望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希望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页
        1.2.3 研究目的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7页
    2.1 希望第15-19页
        2.1.1 希望的涵义第15-16页
        2.1.2 希望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16-17页
        2.1.3 希望的干预策略第17-19页
    2.2 希望特质第19-22页
        2.2.1 希望特质的涵义第19页
        2.2.2 希望特质的测量第19-21页
        2.2.3 希望特质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2.3 心理健康第22-24页
        2.3.1 心理健康的涵义第22-23页
        2.3.2 心理健康的测量第23页
        2.3.3 希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2.4 团体辅导第24-27页
        2.4.1 团体辅导的涵义第24-25页
        2.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硏究现状第25-27页
3 研究构想第27-35页
    3.1 研究假设第27页
    3.2 实验设计第27页
    3.3 实验变量的确定第27-28页
        3.3.1 自变量第27-28页
        3.3.2 因变量第28页
        3.3.3 无关变量的控制第28页
    3.4 实验对象第28-29页
    3.5 实验材料第29页
        3.5.1 测量工具第29页
    3.6 实验过程及方案设计第29-35页
        3.6.1 实验基本过程第29-30页
        3.6.2 实验组干预的方案设计第30页
        3.6.3 控制组一干预方案设计第30-33页
        3.6.4 专家效度检验第33-35页
4 研究结果第35-46页
    4.1 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前测同质性检验第35-36页
        4.1.1 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希望感水平前测比较第35页
        4.1.2 实验,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在心理健康前侧比较第35-36页
    4.2 实验组前后测检验第36-38页
        4.2.1 实验组希望特质前后测差异比较第36-37页
        4.2.2 实验组心理健康前后测差异比较第37-38页
    4.3 控制组一前后测检验第38-40页
        4.3.1 控制组一希望特质前后测差异比较第38-39页
        4.3.2 控制组一心理健康前后测差异比较第39-40页
    4.4 控制组二前后测检验第40-41页
        4.4.1 控制组二希望特质前后测差异比较第40页
        4.4.2 控制组二心理健康前后测差异比较第40-41页
    4.5 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后测检验第41-43页
        4.5.1 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希望特质后测比较第41-42页
        4.5.2 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心理健康后测比较第42-43页
    4.6 实验组的干预后效分析第43-46页
        4.6.1 实验组希望特质的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第43-44页
        4.6.2 实验组心理健康的后测与追踪测量得分差异比较第44-46页
5 分析与讨论第46-49页
    5.1 希望团体辅导研究方案的有效性第46-47页
    5.2 希望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希望特质的影响第47-48页
    5.3 希望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48-49页
6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第49-51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7.1 结论第51页
    7.2 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情绪冲突与认知冲突加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