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调督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0-2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0-13页 |
2.1 关于研究对象来源 | 第10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2.5 终止、剔除、脱落标准及处理 | 第12-13页 |
2.6 随机化的方法 | 第13页 |
2.7 盲法的使用 | 第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3.1 观察指标 | 第14页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4页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3.4 安全性评价 | 第14-1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5-20页 |
第二部分 讨论 | 第20-44页 |
1 西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和认识 | 第20-25页 |
1.1 概述 | 第20页 |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西医流行病学调查 | 第20-22页 |
1.3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2-23页 |
1.4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 | 第23页 |
1.5 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 | 第23-25页 |
2 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和认识 | 第25-37页 |
2.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第25-27页 |
2.2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 | 第27-29页 |
2.3 中医对病机的认识 | 第29-32页 |
2.4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32-33页 |
2.5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 第33-37页 |
3 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第37-38页 |
4 益肾调督法的理论依据 | 第38-39页 |
5 选穴分析 | 第39-40页 |
6 对照组用药分析 | 第40-41页 |
7 关于治疗时间的制定 | 第41页 |
8 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9 问题与展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附录 | 第53-62页 |
综述 | 第62-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