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抗滑桩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抗滑桩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1.2.2 双排抗滑桩的简介 | 第12-13页 |
1.2.3 双排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目的 | 第16-19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2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 | 第19-33页 |
2.1 滑坡的分类以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19-21页 |
2.1.1 滑坡的分类 | 第19页 |
2.1.2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2 滑坡的治理原则和措施 | 第21-23页 |
2.2.1 滑坡的治理原则 | 第21页 |
2.2.2 滑坡的治理措施 | 第21-23页 |
2.3 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 | 第23-32页 |
2.3.1 极限平衡法 | 第23-28页 |
2.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28-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ABAQUS简介与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3-40页 |
3.1 ABAQUS软件简介 | 第33页 |
3.2 本构模型 | 第33-36页 |
3.2.1 弹性模型 | 第34页 |
3.2.2 塑性模型 | 第34-36页 |
3.3 地应力平衡和强度折减法的应用 | 第36-37页 |
3.4 边坡安全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37-39页 |
3.4.1 模型简介 | 第37-38页 |
3.4.2 边坡安全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双排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分析 | 第40-6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模型简介 | 第40页 |
4.3 桩间距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 排间距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50页 |
4.5 桩位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4页 |
4.6 桩身长度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4.7 布置方式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6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2-7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2-63页 |
5.1.1 位置、地形及地貌 | 第62页 |
5.1.2 气象水文 | 第62页 |
5.1.3 地质条件 | 第62-63页 |
5.1.4 灾害体特征 | 第63页 |
5.1.5 灾害体稳定性分析 | 第63页 |
5.2 有限元分建模分析 | 第63-73页 |
5.2.1 桩位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5.2.2 桩长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70页 |
5.2.3 桩径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70-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