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3.1 国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国内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2 地域文化特色场景的现实营造 | 第11-19页 |
2.1 现实营造设计承载——观光业与地域文化 | 第11-17页 |
2.1.1 观光业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2.1.2 地域文化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2.2 现实营造设计的承载——观光业促进作用 | 第17-19页 |
2.2.1 促进旅游业发展 | 第17页 |
2.2.2 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第17页 |
2.2.3 促进经济发展 | 第17-19页 |
3 观光业策划研究 | 第19-28页 |
3.1 策划之基础要素 | 第19-23页 |
3.1.1 观光业的外部环境调查与分析 | 第19-21页 |
3.1.2 观光业投资者自身“素质” | 第21-22页 |
3.1.3 设计主体 | 第22页 |
3.1.4 设计功能 | 第22-23页 |
3.2 观光业的发展研究 | 第23-28页 |
3.2.1 制约观光业发展的因素 | 第23页 |
3.2.2 观光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 第23-28页 |
4 观光业策划与发展的实践分析 | 第28-32页 |
4.1 日本奈良 | 第28-30页 |
4.1.1 利用地域文化优势“造城” | 第28-29页 |
4.1.2 日本观光业特点总结 | 第29-30页 |
4.2 中国地域文化体现 | 第30-32页 |
4.2.1 宋城 | 第30-32页 |
5 中国地域文化特色场景现实营造设计研究实践分析——江西道教 | 第32-35页 |
5.1 我国存在优势 | 第32页 |
5.2 具体实施 | 第32-3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35-41页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35-38页 |
6.1.1 从模仿式的趋同化转变为特色式地域文化:设计应着眼于特定地域与文化 | 第35-36页 |
6.1.2 现实营造设计的整体性思路 | 第36-38页 |
6.2 对我国当前观光业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 第38-41页 |
6.2.1 打造精品,深刻反映地域化 | 第38页 |
6.2.2 地域文化特色场景在设计上突出性 | 第38-39页 |
6.2.3 景观选择的真实性 | 第39页 |
6.2.4 管理科学化 | 第39-40页 |
6.2.5 整体发展多元化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