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智能机器人论文

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平台设计第15-21页
   ·移动机器人运动结构设计第15-16页
     ·移动机器人的行驶环境第15-16页
     ·机器人的驱动方式第16页
   ·视觉控制系统硬件总体结构第16-19页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第16-18页
     ·系统硬件平台选型第18-19页
   ·软件环境第19-21页
     ·系统运行平台第19-20页
     ·系统开发平台第20页
     ·计算机视觉库第20-21页
第三章 移动机器人的图像处理技术第21-40页
   ·图像预处理第21-30页
     ·摄像机模型第21-22页
     ·镜头的畸变第22-23页
     ·摄像机标定第23-26页
     ·标定的过程及结果第26-28页
     ·图像增强第28-30页
   ·图像分割第30-37页
     ·阈值分割第30-32页
     ·基于区域的分割第32-33页
     ·基于色彩的区域分割第33-35页
     ·分水岭分割算法第35页
     ·分割算法效果评估第35-37页
   ·直线特征检测第37-40页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导航研究第40-52页
   ·移动机器人视觉处理系统的结构第40-41页
   ·道路标志的识别第41-50页
     ·道路标志的特征第42-43页
     ·道路标志的识别第43-46页
     ·候选种子点的验证第46-49页
     ·此算法测试结果第49-50页
   ·分割效果对比第50-52页
第五章 基于连续图像序列的目标跟踪第52-62页
   ·概述第52页
   ·基于模板匹配的移动目标追踪算法第52-56页
     ·基于方差法的模板匹配第53-54页
     ·模板匹配的过程与结果第54-55页
     ·使用运动分析的方法辅助判断第55-56页
   ·基于图像金字塔的模板匹配算法的优化第56-57页
   ·拥有记忆效应的自适应模板继承算法第57-58页
   ·连续图像追踪实验及结果第58-60页
   ·基于光流法的图像序列跟踪第60-62页
     ·光流法介绍及实现第60-61页
     ·与模板匹配方法比较第61-62页
第六章 移动机器人的障碍物检测技术研究第62-77页
   ·立体视觉中的图像深度信息获取第62-63页
   ·立体标定原理第63-70页
     ·立体标定第64-66页
     ·立体校正第66-68页
     ·立体标定与校正结果第68-70页
   ·基于兴趣点和模板的立体匹配算法第70-73页
     ·概述第70-71页
     ·Harris角点检测器第71-72页
     ·模板匹配第72页
     ·算法处理效果第72-73页
   ·特征点的聚类第73-77页
     ·K-近邻法第73-74页
     ·聚类算法第74-76页
     ·障碍物识别第76-77页
第七章 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第77-89页
   ·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第77-78页
   ·视觉伺服系统第78-81页
     ·视觉伺服系统的分类第78-79页
     ·视觉伺服系统的结构第79-80页
     ·基于点追踪的系统控制策略第80页
     ·追踪点的特征选择第80-81页
     ·控制器输出参数的简化第81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第81-89页
     ·模糊控制器的介绍第81-82页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82-86页
     ·控制器的仿真第86-8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2页
   ·工作总结第89-90页
   ·前景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HART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旋转机械全寿命状态评估与诊断研究